同樣是大米,為啥飯店蒸的米飯要比自己在家蒸的米飯好吃,難道是因為飯店用的米比較好麼?
幹過餐飲的人都知道,一般飯店采購食材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性價比,而這個性價比說白了就是食材的成本,所以一般餐飲行業裡用的食材大多數都是成本比較低的,所以像是大米也不可能好于個人家用的大米。
既然不是大米品種的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導緻飯店的大米飯要比家裡的好吃呢?
原來是蒸米飯也有訣竅,而且這些訣竅都是飯店在用的,所以今天拉面那些事兒就和大家說說,蒸米飯時,不要隻會加水,牢記3個飯店密不外傳的訣竅,保證米飯松軟香甜,一次能吃兩大碗。
訣竅一:淘洗大米有講究 大米到底該怎麼淘洗,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大米淘洗多了,會損失很多的營養物質,像是硫胺素這種成分,事實真的如此麼?
辟謠:大米淘洗多了,營養會流失很多?
肯定很多人都認為大米不應該淘洗過多遍數,也認可大米洗的太幹淨,營養物質都會流失,但是我如果告訴你,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為啥這麼說,一段話給大家講清楚。
第一點:大米中的硫胺素
硫胺素【維生素B2】在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營養成分主要分布在谷粒的外層,而我們吃到的大米則是谷粒的胚乳,更直白的說就是我們吃到的大米是經過精加工後的産物,而在加工谷粒的時候,含有最多硫胺素的部分,也就是谷粒外層在碾磨的時候就會被剝落掉,所以網上說淘洗大米2遍以上就會損失很多的硫胺素純屬無稽之談。因為精加工的大米本身含有的硫胺素的量就不多。
第二點:精加工越細,營養流失越大
普通的稻米是由3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皮層,胚乳,胚
而我們吃的大米就是胚乳部分,胚乳部分也是占據了稻米絕大部分,而在稻米粒各部分中,含有營養成分最多的并非是胚乳,而是胚和皮層。如下圖
稻米皮層:是胚乳和胚的保護組織,包括谷殼,谷皮,糊粉層
營養價值:富含纖維素,脂肪,礦物質,蛋白質等等。
雖然稻米皮層部分含有的營養成分較高,但是因為它的口感不好,而且烹饪熟爛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精加工的稻米都會去掉胚層部分。
胚:是稻米的出生和分生組織,也是谷物生理活性最強的部分。
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溶性糖,維生素,脂肪,谷維素,糠醛,纖維素,核酸酶,硒,微量元素等物質,從其含有的營養物質種類,我們可以知道,它也是稻米各部分重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
雖然加工稻米的時候,不會刻意去掉胚,但是因為胚在加工的過程中很容易脫落,所以精加工的大米的絕大部分營養物質也都會損失掉。
胚乳:稻米的主要組成部分,體積大概占據稻米的80%
營養價值:胚乳也就是我們吃的大米,實際上主要含有的成分就是澱粉,少量的蛋白質以及脂肪。
所以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吧,大米在淘洗的時候,盡量要淘洗幹淨直到水變得比較清澈才算好,因為大米中會有灰塵以及一些雜質,還有可能夾雜着一些細小的沙子顆粒,另外就是精加工的大米表面會有很多澱粉,澱粉洗不幹淨的話,蒸熟了的米飯外表就會發黏,不容易出現粒粒分明的效果。
訣竅二:米和水的比例是關鍵 蒸米飯好不好,一個關鍵就是水和大米的比例一定要準确,中國人蒸米飯蒸米飯都有訣竅,一般都是以水淹沒食指的第一關節處即可,雖然這種方法很實用,但是卻經常出現誤差,米飯就會出現偏軟發粘,或者是偏硬發幹的情況。
所以如果想要米飯做的粒粒分明,口感q彈軟糯,大米和水的比例是很關鍵的,不同的大米吸水性有差異,但是大多數的大米加水的比例,大多都是1:1.2-1.5之間。
舉個簡單的例子:
口感偏軟的米飯,按照1:1.4的比例蒸米飯
口感偏硬的米飯,按照1:1.2的比例蒸米飯
訣竅三:米飯晶瑩剔透,香甜軟糯的秘訣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飯店的米飯有個特點,都是晶瑩剔透,而家裡蒸的米飯則沒有這種透明度,為啥家裡用的米比飯店的米好,卻做不出這種效果呢?
牢記一個訣竅,蒸米飯時多加一種料花生油或者是香油,保證大家蒸出來的米飯晶瑩剔透,噴香噴香的。
除了加香油,花生油以外,還可以加另外一種料食用醋,醋也可以讓米粒顔色更白且透亮,而且還會增加米飯的香味,但是不能加太多,否則會有酸味。
蒸米飯加醋增香的原理
大米主要成分是澱粉,在高溫下與水結合後,就會出現“糊化”現象,而在澱粉糊化的過程中大米的酸堿度就會被影響,而澱粉在酸性條件下,糊化現象就會被影響,而在堿性條件下則會加速糊化的速度和範圍。
而這也是我們平時在家裡熬大米粥,小米粥的時侯放些堿面,粥就會變得粘稠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們蒸米飯放些醋就是為了阻止大米中的澱粉出現過多糊化,從而影響大米的晶瑩剔透品相,同樣的道理,我們淘洗大米的時候,多淘洗大米也是為了去除米粒上過多的澱粉。
個人主頁有一系列蘭州拉面制作視頻教程和拉面各種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時分享:
各種面食做法的講解,各種鹵菜制作的講解,各種湯類制作的講解
分享餐飲實戰幹貨經驗,講解專業餐飲知識,關注我教你在家自學蘭州拉面,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