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十年,演員張佳甯的戲路越拓越寬,既有《決勝法庭》《溫州一家人》這樣的正劇,也有比較市場化的宮廷劇《如懿傳》和武俠輕喜劇《唐磚》。最近,由她擔任女主角的刑偵劇《燃燒》正在北京衛視熱播,這一次她颠覆過往演繹了一個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許氏家族接班人許佳桐。這也是觀衆第一次見到張佳甯“黑化”的一面。近日,張佳甯接受記者的專訪,分享了這部作品的幕後故事。
這是一個壓抑的角色 也是一次颠覆的挑戰 !
“她是個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但她活得就不是自己的樣子。”張佳甯用這樣一句話評價許佳桐這一角色。高智商學霸她曾演過,高情商女強人她也演過,但從未有一個角色讓她覺得如此壓抑,“她是有脾氣、有火,但她堅決不發出來,一定要憋着的那種人,總的來說就是很壓抑。”
家族集團繼承人、牛津大學高材生、年輕企業家,從表象上來看,許佳桐這個角色并不像張佳甯所描述的那樣。但這樣一位本該有着光明前景的年輕人,最終卻走向了一個無法轉圜的慘淡結局,張佳甯從角色的原生家庭背景角度做了進一步解讀,“許佳桐本身就是生在一個罪惡的家庭裡,她要承受着父輩甚至爺爺那一代的恩怨和負罪感,所以一輩子都活得很糾結,很憋屈,很無能為力。”
最初接到劇本時,張佳甯是十分興奮,她回憶,“一般我看劇本時,可能看一會兒休息一會兒。但《燃燒》我真的是從頭到尾看完。看到許佳桐覺得她是個可憐人,會産生共情感。”不過,大衆印象中的乖乖女,此次反轉挑戰冰山臉霸道女總裁,張佳甯表示自己也有意識地想“掰”一下大衆對她的印象,“我有問過我身邊的朋友,你們看到這部戲還覺得我是那個可愛的女孩嗎,他們都說真的有變化,我還挺開心的。”
與奚美娟合作碰撞火花 戲裡受折磨戲外被照顧!
劇中,由奚美娟飾演的奶奶趙月娥,是許佳桐“有火發不出”的巨大壓力來源之一。在趙月娥背後是許家的家族重擔。張佳甯難掩對這個角色的無奈和心疼,“她這樣一個生活無憂的人,本應該活得自由寫意,比如說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但卻被家裡的事業和藏匿的秘密緊緊地鎖住喉嚨,她沒有選擇不當這個總裁的權力,她生下來就被安排必須要去學這些。”
不少觀衆對許佳桐“被總裁”的一場戲印象深刻,趙月娥對許佳桐不由分說的提拔,堪稱“史上最痛快的一次表決通過”。在奚美娟的強大氣場面前,張佳甯的演繹也毫不遜色,一方面是對事業發展的強烈責任心,一方面是對命運安排的身不由己,張佳甯将兩者之間的矛盾感拿捏得十分到位。張佳甯坦言,每次入戲出戲都很“受折磨”,“這個人物太複雜了,她要承擔的東西太多,所以我每次演完回去都覺都特别累,是那種心理上的精神折磨。”
不過,戲中許佳桐身陷囹圄,戲外的張佳甯卻被“照顧”得很好,與角色的另一處共通點就是,她都是被周圍人疼愛的對象,“我很幸運,組裡的姐姐們都特别可愛,也都特别關心人,奚美娟老師就是上海小姐姐的感覺,雖然我們倆年紀相差得比較多,但和她在一起總是能感受到她的關懷。”張佳甯回憶起一場戲,奚美娟有一句臨時加的台詞“這麼大了還這麼幼稚”,就是基于當時自己撒嬌狀态的一個反應,兩人對戲時常會碰撞出一些劇本之外的火花。
舅舅“溫太醫”給予了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
細數張佳甯出道十年來的作品和角色,從小妹妹到女總裁,小小年紀已經積累了四十多部作品。張佳甯謙虛表示,步履不停隻是因為喜歡,她從來沒有把演戲當成一種工作,如果将其變成一種享受就自然不會覺得辛苦。不在乎戲量多少,不計較主角還是配角,能從每一部作品中汲取營養,對張佳甯來說這是自己成長階段非常重要的信條。
不久前,張佳甯還曾參與了綜藝《我家那閨女》,透過節目大家感受到,張佳甯是一位“被保護得很好”的小姑娘,未谙世事單純善良,她于母親的再婚重組滿是支持與祝福。對此,張佳甯解釋道,“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對你好,你真的就要對他更好。這可能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因為我在舅舅、媽媽身邊長大,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家庭教育和行為原則,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
張佳甯的舅舅張曉龍正是《甄嬛傳》中的溫太醫,從小到大舅舅都是無條件站在她這一邊的,能在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她對家人除了感激更多的還是一種可以随時随地撒嬌的依賴。“我在我舅那兒什麼都是好的,比如我說我好胖,他就說胖什麼?多好看呀。工作上也是,他總說我們家佳甯演得比我好,但我知道我肯定沒有他演得好,不過這種鼓勵真的會帶給人動力,促使我要更努力配得上他的誇獎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