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作為傳遞主流價值的“信使”,擔負着承載文化、引領價值、成風化人的使命。我們希望找到符合當代審美、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古”與“今”的對話,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民日報》假日生活版開設了“跟着唐詩宋詞去旅遊”欄目,欄目刊登的稿件以詩詞景物、意境為線索,将古典詩詞賞析、文化背景普及與山水遊記寫作、個人情感抒發等有機結合,呈現一種“沉浸式詩詞賞析”的效果,成為《人民日報》上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喚起萬千讀者的情感共鳴。
作為集萃與延展,與欄目同名的《跟着唐詩宋詞去旅遊》一書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本書選取30篇文章,分為“山嶽篇”“登樓篇”“臨水篇”“勝迹篇”“尋古篇”等五個部分,并充實詩詞賞析與地名介紹等内容,力求引領讀者多角度感受古典詩詞的精華與魅力。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登樓篇中的“窮目千裡鹳雀樓”。
登鹳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詩詞小注
此詩是一首為人們所激賞的覽勝名篇,曆來評家論此詩,都贊歎其宏闊而富于哲理。當詩人登上鹳雀樓,舉目眺望,壯麗河山盡收眼底。在蒼茫暮色中,一輪明晃晃的夕陽,正從山的背後慢慢落下去了,而腳下滔滔黃河奔騰不息,雄渾闊大,氣吞宇宙。“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不僅把高瞻遠矚的壯觀提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境界,而且表現為極富哲理的情趣,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别裁集》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此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流水對,雖兩句相對,而沒有對仗的痕迹,可見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之純熟。
詩意旅遊
鹳雀樓,又名鹳鵲樓,因時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晉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濟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黃河岸畔。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一首《登鹳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使其名揚天下聲播四海,成為黃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築。
鹳雀樓始建于北周時期,為一座軍事戍樓,曆唐經宋存世七百餘年,于元朝初年毀于戰火,直到1997年得以第一次重修,于2002年9月正式對遊人開放。新修的鹳雀樓通身采用唐代油漆彩畫裝飾,為四檐三層的仿唐式建築,樓體高73.9米,坐南朝北,北依黃河水,南枕中條山,遠可眺舜都遺址,近可瞰黃河之水天上而來。
目前,鹳雀樓景區占地面積2.064平方公裡,以鹳雀樓為中心,四周以古典園林分布,呈“四區十二點”布局結構,包括樓遊覽區、黃河風情遊覽區、山水遊覽區、康樂遊覽區等,整個景區以鹳雀樓獨特的人文底蘊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根基,以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磅礴氣勢為主旋律,開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遠意境,成為國内外遊人觀光、遊覽、休閑、度假的國家級旅遊景區。
身臨其境
山西永濟
窮目千裡鹳雀樓
孟 揚
“十個字”,尺幅千裡,讓登高才能望遠的樸素哲理擁有了餘韻千年的詩意;“一首詩”,傳誦千載,讓蓄集着激情才思的鹳雀樓長久地留在視線裡——
走進山西永濟市蒲州古城,正是“白日依山盡”的傍晚時分,遠遠望去,黃河岸畔的鹳雀樓更多了一分詩意。登樓憑欄,極目遠方,襟懷山河的舒暢瞬間将我帶入詩中的意境。此時,夕陽給河岸灘塗鋪灑着溫暖柔和的光暈,蕩漾的河水凝成金色的波痕。大河湯湯,蕩氣回腸。近處,蒼翠的中條山靜谧安詳,讓飛檐高聳的樓閣有了穩固的屏障與依托。遠處,河對岸深黛的華山,凝重雄渾,起伏着悠遠的蒼茫。據說,“中華”二字正來源于這兩山間。黃河岸邊,眼前的這一片土地,古稱蒲坂,曾為堯舜都城,正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回想起曾在這片土地上描繪出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曆史畫面,不禁感慨……
鹳雀樓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被譽為我國的四大曆史文化名樓。據《蒲州府志》記載:“鹳雀樓舊在城西河洲渚上,周(按,即北周,公元557—581年)宇文護造。”築為層樓,因時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鹳雀樓樓體壯觀,結構奇特,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加之立晉望秦,獨立中州,前瞻中條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的優越區位,吸引了曆代名流登臨作賦,在唐代已是登高勝地。“鹳雀樓西百尺樯,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唐代詩人李益和暢當的詩句生動描繪了鹳雀樓“遐标碧空,影倒橫流”的秀美景色。唐代李瀚在《河中鹳雀樓集序》中也記載了該樓建造情況以及其備受文人騷客青睐的情形。當時,正當而立之年的山西才子王之渙遊曆蒲州,登樓賞景,寫下了脍炙人口的五言絕句《登鹳雀樓》。這首詩以縮萬裡于咫尺的磅礴氣勢,将壯美景象與深遠意境相交融,表達積極進取的人生态度,令人襟懷豪放,成為鹳雀樓上不朽的絕唱,獨步千古。
在詩中,鹳雀樓穿越古今,彰顯着文化魅力。現實中,它卻曆經了歲月風霜,從北周,到隋、唐、宋、金。700餘年後,公元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與元兵争奪蒲州,“夜半攻城以登,焚樓、橹,火照城中”。鹳雀樓毀于戰火,僅存故基。元代文學家王恽在《登鹳雀樓記》中寫道:“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禦史裡行來官晉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獲登故基,徙倚盤桓,逸情雲上,雖傑觀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雲煙之勝,不殊于往古矣。”此後,因黃河泛濫、河道遷移等原因,鹳雀樓故址難以尋覓。據記載:“明初時,故址尚可按,後盡泯滅,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樓寄名曰鹳雀。”其間,雖仍有慕名而至登臨作賦者,但文字中已不見昔日王詩中那種積極進取才情洋溢的“盛唐氣象”。正如一位清代詩人所道:“千裡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
數百年來,許多文人雅士望着滾滾黃河水空留遺憾。2002年,“登鹳雀樓”又成現實。這座重建的鹳雀樓在建築形制上充分體現了唐代風格,為高台建築,外觀四檐三層,内分六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樓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通身采用唐代油漆彩畫裝飾。樓内陳設以黃河文化和河東文化為主題,時代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采用浮雕、蠟像、雕像等形式,藝術地表現了舜耕曆山、大禹治水、嫘袓養蠶等曆史傳說典故,介紹了武聖關公、一代文宗柳宗元、司馬光等秦晉曆史名人,使華夏文明,特别是盛唐景象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以“樓”為中心、采用古典園林式布局的鹳雀樓景區,規劃面積3300畝,已建成550畝,将形成“四區十二點”的空間結構,使“登鹳雀樓”的内容更加豐富。
吟着唐詩感受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極目千裡體會“更上一層樓”的美好境界,在今天,登鹳雀樓不僅愉悅身心,更是一種象征,鼓勵着人們放開眼界、志存高遠。
文章節選自:
人民日報出版社
《跟着唐詩宋詞去旅遊》
編輯:劉雨萱
校對:崔晨
審核:霍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