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派記者 張聞
8月16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南海絲廠的蠶桑絲織研學基地正式舉行開業與挂牌儀式,來自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及400多家旅行社、研學機構相關負責人齊聚西樵山下,在有廣東蠶桑絲織業活化石之稱的南海絲廠一起見證研學基地的誕生。
據了解,南海絲廠位于國家西樵山下,建設于上世紀60年代,目前是是珠三角唯一的一家缫絲廠,該廠不但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後桑蠶業的輝煌,更曾榮獲“廣東省科學大會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科研獎項。今年年初,南海絲廠與廣東華芃文化傳播公司、廣東知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天誠旅遊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首期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了廣東首個蠶桑絲織技藝研學基地。基地擁有科普功能活動場所總面積8269.93平方米,展館面積537.60平方米,嶺南缫絲博物館350平方米,研學場館2000多平方米。
遊客在參觀織女用老紡車抽絲
在當天的開業儀式上,廣東省研學旅遊協會授予南海絲廠常務理事單位稱号,佛山市級蠶桑絲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授蠶桑絲織傳承所的牌匾給研學基地,河北天康三蘇土布授牌南海絲廠為廣東土布傳承研學傳承基地,省内6家專門從事研學旅行的旅行社将南海絲廠納為定點旅遊單位。
在表演環節,8名美麗的紡織女工跳起了《芳華》,用舞蹈诠譯數千年一代代的織女的紡紗年華。她們還以《夢江南》為背景,在舞台上秀起了絲綢時裝秀,窈窕的身材穿上南國絲綢,在油紙傘下說着嶺南水鄉的蠶事。絲廠研學基地的老師們将仿清代的足踏缫絲機、仿唐代的織布機搬上舞台,現場展示研學基地的缫絲、織布、拓染、蠶繭公仔等課程。
工作人員展示如何用蠶衣制作棉被
随後,遊客走進工廠,近60年曆史的老廠房仍然保存完好,整體風格設計上保留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工業時代的标志和特色,蠶繭煮熟的味道撲鼻而來;在缫絲車間,一群“現代織女”正在忙碌着,纖纖玉手抽蠶絲,整個車間分為混繭選繭、煮繭、索理緒、缫絲、複搖、檢測、打包入倉等小車間,完整地保留了整個缫絲工序。此外,基地依托佛山曆史悠久的蠶桑文化與南海絲廠傳統的缫絲工藝,開設了八大教學課程,包括養蠶喂蠶了解蠶寶寶的一生、蠶花制作、蠶繭公仔制作與塗鴉畫畫、蠶繭标本制作、紡紗缫絲、拓染紮染、織布、制作蠶繭帽子等。
據悉,南海絲廠的研學基地是廣東首個蠶桑絲織技藝研學基地,作為南海區旅遊購物定點單位、佛山市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佛山市缫絲傳承技藝非遺傳習所。“對于非遺項目來說,最好的保護就是傳承。” 絲廠研學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絲廠将非遺保護與研學旅行相結合,成功推動了“非遺”進校園。絲廠還将拍攝制作好了口述片、傳承教學片、蠶桑文化紀錄片等資料,全面系統地記錄傳承人掌握的非遺知識和精湛技藝,培育佛山絲織技藝非遺的傳承梯隊。下一步,未來工廠還要發展文創基地,利用原來的舊廠房、宿舍等,建立一個文化創意産業基地,打造功能完善、空間整合、動線清晰的充滿人文氣息與藝術魅力的城市公共文化平台。
來源|羊城派
責編|李程 張德鋼
實習生 | 賴楚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