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汽車
/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
更新时间:2025-04-21 12:34:09

  連續12年,A轎市場被合資品牌壟斷,尤其是朗逸、軒逸交替包攬A轎銷量榜冠軍,自主品牌隻能在夾縫中求生存。2022年,A轎市場發生劇變——秦PLUS代表自主品牌拿下了12年來首個A轎月銷冠軍。如今,秦PLUS 與軒逸、朗逸逐漸形成三強争霸的局面,并且成功問鼎巅峰,試問秦PLUS有何過人之處?接下來我們一一作答。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

  硬核實力在線,強動力低油耗颠覆A轎

  動力和能耗是評判一輛車實力的兩個主要标準。相比軒逸和朗逸,秦PLUS足以颠覆A轎市場。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2)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3)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4)

  秦PLUS DM-i以電為主,發動機和電機同時發力綜合扭矩達460N·m,百公裡加速僅需7.3秒;而軒逸最大扭矩為159N·m,百公裡加速時間長達12秒,這個起步效率屬實是拖後腿;朗逸的最大扭矩為250N·m,百公裡加速表現優于軒逸,但在面對秦PLUS DM-i,也相形見绌。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5)

  7.3秒加速是否意味着高能耗?其實不然。秦PLUS DM-i采用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搭載獲得“中國心”2022年度十佳發動機認證的骁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3%,虧電油耗低至百公裡3.8升,對比軒逸和朗逸5L 的百公裡油耗,孰強孰弱不言而喻。

  此外,純電車型秦PLUS EV 0-50km加速僅需4 秒,在滿電狀态下,最高續航裡程可達600KM,百公裡能耗僅需13度電,日常通勤成本更低。如此表現,屬實讓朗逸、軒逸車主羨慕至極。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6)

  科技配置全面覆蓋,智享出行生活

  受制于傳統技術觀念,朗逸、軒逸等合資車型智能配置存在明顯不足,例如朗逸作為15萬級家用轎車,智能場景導航、智能在線服務等智能車聯系統需要加價選裝;反觀秦PLUS,其搭載DiLink3.0智能網聯系統,網聯全球超400款應用程序,讓用戶在最大程度上智享出行生活。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7)

  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秦PLUS搭載了車道保持輔助系統、道路交通标識識别、後方碰撞預警、低速行車警告等諸多安全裝備,相較朗逸、軒逸,更加全方位地守護用戶的出行安全。同時,相較于軒逸、朗逸單一的駕駛模式,秦PLUS還有運動、經濟、标準/舒适、雪地等四種駕駛模式随意切換,智能生成用車報告、汽車知識講堂等數據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用車體驗。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8)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9)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0)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秦PLUS的儲電特性,秦PLUS DM-i和秦PLUS EV均配備外放電功能,為用戶出行提供便利。

  綠牌出行,一鍵專享新能源政策優勢

  在購車政策方面,秦PLUS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1)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2)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3)

  在裸車價格近乎持平的情況下,軒逸和朗逸需要繳納車輛總價5%的購置稅,按照官方指導價計算,購置稅價格在5000元-8000元不等。得益于新能源車屬性,秦PLUS的購置稅為0;在2023年1月1日之前,秦PLUS EV和秦PLUS DM-i分别可以享受12600元/輛、4800元/輛的國家補貼,從購車環節就開始省錢。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4)

  另外,在許多限牌城市,燃油車還面臨着車牌競拍的壓力,不僅要經曆漫長的等待,還要承擔一筆車牌費用。以上海為例,滬A車牌12月競拍均價在9萬元以上,相當于一輛小轎車的的價格。在三車之中,秦PLUS是唯一一款可在多個限牌城市享受綠牌出行政策的車型,輕松省出一輛車的同時,不受城市單雙号出行政策限制,随時随地,說走就走。

  用車成本大起底,遠途出行不為難

  老車主都很看重用車成本,畢竟購車是一次性支出,而用車是長期消耗,積累起來也是筆不小的數目。這裡我們來說說能耗與保養。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5)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6)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7)

  前面我們提到,朗逸和軒逸的百公裡油耗分别為5.78升和5.2升,而秦PLUS DM-i在虧電行駛的情況下百公裡油耗為3.8升。以北京地區92号汽油7.58元/升、95号汽油8.07元/升的價格來計算,秦PLUS、軒逸、朗逸的百公裡油費分别為28.8元、39.4元和46.6元。若每年行駛裡程為24000公裡,秦PLUS DM-i和軒逸、朗逸的年油費支出分别為6912元、9456元和11196元。從數據可以看出,秦PLUS DM-i即使是在全年虧電行駛的情況下,一年至少也能省出一台筆記本電腦的錢。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8)

  如果全年以純電模式出行,那就更省了。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電1.27元/度電的收費标準為例,每年依舊行駛24000公裡的方式計算,秦PLUS DM-i純電出行百公裡能耗為15度電,每年費用僅為4572元;而秦PLUS EV百公裡能耗更是低至12度,年均出行費用僅為3657.6元。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19)

  在保養費用方面,朗逸、軒逸半年或者5000公裡就需要保養一次,秦PLUS DM-i則僅需1年或者7500公裡保養一次即可。且得益于DM-i超級混動系統的良好工況性能,秦PLUS DM-i的油液、濾芯、火花塞等部件的壽命明顯延長,保養費用遠低于軒逸、朗逸等合資燃油車;另外,秦PLUS EV雖然官方保養手冊顯示半年或10000公裡需保養一次,但小保養僅需更換空調濾芯即可,一次費用約在300元左右。

  秦plus120km尊貴和領先的區别(A級轎車上演三強争霸)(20)

  綜上對比,秦PLUS動力強、能耗低,智能配置到位,并且在購車環節和用車環節的成本把控都優于級軒逸、朗逸等同級燃油車,成為新一任A轎冠軍的實力自然不言而喻。自上市以來,秦PLUS 銷量猛增,23個月破46萬,引領自主品牌走向A轎巅峰,是其核心實力的必然結果,随着市場關注度的極速上漲,秦PLUS也将進一步挫殺合資品牌勢頭,助力自主品牌崛起。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上海到江蘇沭陽6小時車程
上海到江蘇沭陽6小時車程
1月13日上午8時40分,來滬工作的江蘇沭陽人小夏坐上上海長途客運總站開出的“ZZJS0414”車次大巴車,返回老家過年。按正常速度,下午3時左右,她就應該抵達了。可沒想到,直至晚上8時,這輛車才姗姗駛入沭陽汽車客運東站。小夏到家後當即撥打...
2025-04-21
一名男子倒車把兒子壓死
一名男子倒車把兒子壓死
男子倒車不慎壓死兒子,車子從三歲的孩子腦部壓過當場死。讀者爆料,5月27号下午四點左右,在金華義烏103省道大陳三村附近發生一起慘禍,一位安徽籍貨車司機準備駕車外出倒車時,結果不小心碾壓到蹲在路旁玩耍的小兒子,人當場死亡。爆料的讀者說,這件...
2025-04-21
洗車店儲值卡怎麼消失
洗車店儲值卡怎麼消失
面對促銷活動,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市消委會負責人提醒市民做一個理性消費者不要輕易頭腦發熱3·15維權出擊文/圖廣州日報記者嚴建廣通訊員胡曉昕圖便宜,在電商搞活動時,購買很多商品,收貨後發現并不實用;沖着商家的讓利,購買各種預付卡,過段時間商家...
2025-04-21
廣汽本田鋒範和本田淩派哪個好
廣汽本田鋒範和本田淩派哪個好
家庭實用車型系列,除了目前熱度比較高的新能源系列,當屬代步小型轎車,整體的燃油經濟性和實用性最為突出,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豐田威馳,在外觀方面,空間方面和燃油經濟性方面位居前列,而作為老競争對手的本田鋒範,經過多年停産停售之後,當下首批新一代...
2025-04-21
長安cs95下一代會不會再改款
長安cs95下一代會不會再改款
【太平洋汽車新車頻道】日前,我們在工信部獲取了一組新款長安CS95(詢底價|查參配)的申報圖。新車作為改款車型,新車外觀變的更加硬朗,同時尺寸和動力也進行了調整。外觀方面,新款長安CS95換裝了造型十分硬派的進氣格栅,内部輔以點陣式結構,看...
2025-04-2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