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鴨嘴獸小黃 編輯|鴨嘴獸小黃
英國人在深海熱泉旁發現了一種白色盲蝦,生活在450°C的海底火山旁。這個消息傳到遙遠的神秘東方後,人們竟然非常擔憂。
并不是擔憂蝦的生存環境太惡劣,而是這蝦耐高溫,該怎麼煮熟啊。
有人說,想把這蝦弄熟,可以做一個巨型高壓鍋,理論上也是能熟的。
有人說,不要執着于做熟了,直接吃刺身不好嗎?
真相到底如何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辟個謠,講一講這個能耐高溫的白色盲蝦究竟是怎麼回事。我保證你能看懂。
白色盲蝦是能做熟的,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沒有矽基生命。白色盲蝦和普通蝦的區别沒那麼大,構成生命的蛋白質,在高溫的條件下會變性,碳基生命從根源上講就不能耐高溫。
就是因為蛋白質不能耐高溫,高溫加工過的肉食才那麼香,不論是烤肉,還是拿打火機燒昆蟲,那種焦香都很一緻。
其實碳基生命不能耐高溫,白色盲蝦卻執意于生活在灼熱的海底火山附近這點,正是它們值得尊重的原因。生命為了活下去,有時候能夠放棄一切。
2015年,英國科研團隊在加勒比海開曼群島南邊的海溝裡發現了一座海底火山,此處有2300-4960米深。早已沒有任何可見光,除此之外極度高壓,氧氣含量極低。
海底火山不斷向外噴射着黑色物質,火山口溫度達到了450°C。這個緻命的熱源,是附近海域不多的能量來源。
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本質上都是“依靠太陽能”的。從單細胞藻類,到複雜的綠色植物,它們都是通過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轉換為含碳的有機物和氧氣。
生命依賴于恒星,而位處遙遠的深海,恒星太陽的能量無法到達這裡,生命開始嘗試将行星本身的能量作為依靠。海底火山,或者叫海底熱泉,成為了很多生命的栖息之所。
白色盲蝦族群,很像是太陽熄滅後,生活在永恒黑夜中的種族,靠着篝火的熱量生存。不禁讓人想到遊戲《黑暗之魂》系列的背景故事。
篝火很燙,白色盲蝦也知道,它們會簇擁着取暖,但不會靠得太近,把自己灼傷。海底熱泉附近的盲蝦過着超級群居的生活,每平方米最多能有2000隻。
它們吃什麼呢?吃熱泉附近的嗜熱微生物,這些嗜熱微生物耐高溫之餘,能夠氧化硫元素,将其化作細胞所需的營養。白色盲蝦吃這些嗜熱微生物,就像牛吃草一樣。
在“海底熱泉生态系統”中,除了底層的嗜熱微生物、盲蝦,還有螃蟹、魚、章魚。章魚是這個生态系統能夠供養的頂層生物了。
(請把它想象成牛吃草)
為了吃這一口硫味的草,盲蝦也不容易。海底熱泉是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這裡的溫度梯度和化學梯度都十分陡峭。因為水是熱的不良導體,在沸水旁湧動的,有可能就是自地球誕生後便沒怎麼曬過太陽的冰冷海水。
這種冷熱水的相互混合、相互轉換,不同于地表的任何地方,為了适應這樣特殊的生存環境,白色盲蝦選擇退化掉眼睛,換上了會發光的光傳感器。
反正有眼睛也沒用,這裡沒有任何光線。
光傳感器能夠幫助它們通過紅外線來感知水溫,高溫的水對它們而言是緻命的,那些對溫度不夠敏感的盲蝦,早就被演化淘汰。
盲蝦的生長發育過程向我們透露了,它們為了适應這種環境,花了相當長的時間。雌蝦并不會在溫度劇烈變化的熱泉附近産卵,而是會遊遠,找一個環境較為穩定的地方。
幼蝦生下來後,無法立即靠嗜熱微生物生存,它們靠着海洋雪(海洋雪,從光明的上部海洋飄下來的食物碎屑,包含一些沒人吃的殘渣,甚至糞便)苟延殘喘,直到成年,才去充滿危險與機遇的海底熱泉旁,加入父母的啃草隊伍。
以上就是我們目前掌握的白色盲蝦的信息。如果人類真對它們感興趣,那就直接撈出來煮了吃就行,别的蝦怎麼料理,它就怎麼料理。
不過講了這麼多,如此可憐,又沒眼睛的蝦,每天吃着奇怪的東西,八成會有毒吧。
目前我們對包括白色盲蝦在内的海底熱泉生物,仍然知之甚少,它們刷新了人類的想象力,也再一次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适應性有多麼強。它們的生存方式,讓人類聯想到在火星或其他星球生活。相信未來它們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資料參考:
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