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三月初三拜軒轅黃帝的傳說
三月初三拜軒轅黃帝的傳說
更新时间:2025-02-20 06:54:29

  

  春天裡,到處開着鮮花,芬芳在清明的空氣裡飄散。通往新鄭的道路兩旁就擠滿了紅紅黃黃的桃花、棗花、油菜花,鮮花的中間,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

  黃帝故裡,人頭攢動,香煙缭繞,一個小女孩問奶奶,俺們給誰燒香,奶奶說,給祖先。女孩說,誰是俺們的祖先?奶奶說,黃帝。女孩重複着奶奶的話,黃帝,他們都是給黃帝燒香嗎?奶奶說,是啊,都是在給黃帝燒香。

  從燒香的地方往前走,那裡正在舉行拜祖大典。來自全國、全世界的華人代表聚集在這裡,禮炮轟鳴,樂曲悠升,頌歌高唱,施拜行禮,天地動容。

  天邊出現一道彩虹,小女孩喊起來,奶奶,彩虹!大家順着喊聲看去,中原大地上,真的出現了一道七彩的虹練,像一條祥龍。台灣來的連戰也興奮不已,說,祥瑞之兆啊!

  “三月三,拜軒轅”。春秋時期的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朝拜黃帝的記載,唐代以後漸成規制,盛世官方主拜,亂世民間自辦。每年三月初三在新鄭公拜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大典。

  兒時以為中華始祖叫的是皇帝,皇上的皇,後來知道是黃色的黃,猛一驚奇,這名字更好啊。 黃帝站在黃土之上稱王,黃土是中原特有,黃帝是中華特有。從此黃皮膚黃種人世代繁衍,延綿不斷。中國出現文字之前,黃帝就在人們口中代代相傳。有說公元前2697年是黃帝的出生日,也有說那年黃帝二十歲,做了有熊國的國君。有熊就是新鄭。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年。

  《史記》中記載,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15歲已經無所不通。司馬遷距離黃帝時期還有着很長的距離,他從傳說及想象的路上走來。黃帝被稱為軒轅,古書上說是因為他在戰争中發明了一種戰法。戰時将士站在戰車上,休戰将居中,士陣列,中間一個出口。也有說黃帝居軒轅之丘,故得姓軒轅,還有說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軒轅。不管哪一種傳說,我都信,都屬于我們民族的特征。

  我們的始祖還被傳在了泰山之巅,在上面指揮大軍作戰,目的是統一河山,制止紛亂。泰山之巍之穩,是那般有象征意義。傳說黃帝還是上古名醫,作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内經》,也要托黃帝之名,隻有黃帝才能達其高度和流傳的廣度。去洛陽總能聽到河圖洛書,表明天下安甯、大祥征兆的河圖洛書的出現那麼神奇,黃帝與天老遊于河洛,先是三天大霧,後,又七日大雨,接着就有黃龍捧圖自河而出。

  

  黃帝成為氏族首領之後,有熊氏的勢力得到迅速發展,原始農業進入到高度繁榮階段。《史記?五帝本紀》說軒轅黃帝的功績之一是“藝五種”。“五種”就是黍、稷、菽、麥、稻。皇帝還掌握了平原農業的許多特點,《路史?疏仡紀?黃帝》說“歲時熟而亡兇,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風雨時節,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黃帝已經認識到挖掘土地的潛力,廣耕耘,勤播種。黃帝在管理土地的制度上也有創新,黃帝之前,田地耕作混亂,黃帝以步丈畝,将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并穿土鑿井。這就是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井田制。此外,黃帝還開辟園圃,種植果木菜蔬,飼養獸禽。

  這個時節走來一個女子。河邊生長着翠綠的野桑,女子看到一棵棵樹上都有白色的果實,摘下來裡面一條晶瑩小蟲在吐絲。這就是最早發現桑蠶的嫘祖。自從嫘祖發現桑蠶并且學會了缫絲織錦,人類有了自己的衣服。嫘祖是黃帝的元妃,黃帝把嫘祖的才能推而廣之。

  黃帝的背後,還有一個女人嫫母,史上一提美女就會舉出一堆的名字,而醜女的代指就是嫫母。那麼有名的黃帝,身邊怎麼會有一個有名的醜女?這許正是黃帝的偉大之處,為制止搶婚習俗而引發的紛争,黃帝決定選娶賢淑溫柔而相貌醜陋的嫫母作為第四位妻子。黃帝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黃帝不是做秀,娶了嫫母就喜歡嫫母,信任嫫母,把管理後宮的事情交給她,并授以方相氏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

  黃帝不止得益于兩位女性,他還智慧地指使着有不同智慧的能人,如讓羲和與常儀負責觀測太陽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制律呂,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制作樂律和律曆。黃帝還讓伶倫和垂制造樂器,讓倉颉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杵臼,夷牟和揮作弓矢,共鼓和貨狄造舟。有了舟車可以遠行,建造房屋以利居住,将華夏分為九州以便管理。這說明黃帝時期已經開始進入從蒙昧走向文明的征程。可以想見,明媚的陽光下,清廣的田水邊,一派三山五嶺銀鋤落,笑語歡歌采桑忙的男耕女織景象。黃帝族經過夏、周兩代與其他各族的沖突與融合,到戰國時期基本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族。人民生活得以富足,國家疆域得以鞏固。

  (三)

  秋雨中,我踏上陝西黃帝陵的台階,和我随行的是一群年輕的中學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是一幫子文字的精英。第一次拜谒高高的黃帝陵,原以為陵墓隻是一個象征,當看到漫山遍野的已經老朽歪斜的蒼天古樹和一塊塊曆代碑刻,才知曉那是天地認可的地方。橋山頂口立着“文武百官到此下馬”的下馬石,古代祭陵者,均須在此下馬。陵前祭亭中一塊高大石碑,上面原是蔣介石書寫的“黃帝陵”,現在改成郭沫若的了。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都表達過對軒轅黃帝的尊敬,曆代皇帝也有到此祭拜的記載,宋、元、明、清還有保護黃陵的指示或通令。

  據說全國共有黃帝陵七處,分布于甘肅、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河南靈寶和陝西黃陵、河北涿鹿每年都有祭祖活動,甘肅天水有軒轅文化節。從古至今,所有華夏子孫都把黃帝當作華夏文明的始祖來敬仰。

  隊列展開,恭立肅正,一個女學生朗朗頌道: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

  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我忽然感覺這頌詞接續了新鄭黃帝故裡的聲音:

  華夏各族 中原家鄉

  和平天下 國運興昌

  和睦百姓 社稷安康

  同根同源 龍族榮光

  拜祖也好,祭祖也好,都是一個意思,都有一個共同的祈願。

  每年的拜祖和祭祖大典,越來越多的中華子孫歸來,他們舉着旗幟,拉着橫幅,給各方人士遞着他們的聯絡方式,表明着他們的真誠。他們感覺着,來了就是來到家了,拜了黃帝就是找到了真正的根源。

  這是一個節日,把大家聚在了一起,認識的不認識的,老的少的,有着各種各樣口音的,相擁相抱,淚眼朦胧。他們互贈禮物,互傳文字,舉辦各種各樣的研讨會、還鄉會、茶話會,在會上朗誦自己的感懷,訴說自己的思念。他們來到黃河邊,洛河、渭河邊,登上嵩山、泰山、華山,他們激動啊,由黃帝創立的華夏之國,已經屹立于世界之巅。頌歌飄繞,鐘磬萦響。他們拉起手來,就像五大洲的中國人拉起手來,像一條根系,将炎黃子孫的血脈緊緊相連。

  大風起兮雲飛揚

  吾土吾心吾歡暢

  四海之内皆和諧

  吾思吾夢吾向往……(文/王劍冰)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母親,平凡卻耀眼的詞彙。母親陪我們長大,我們就是她們眼中最珍貴的寶物。今天,一起感悟一下古詩詞中的無私母愛吧!來源:中華好詩詞,
2025-02-20
白族服飾特點圖
白族服飾特點圖
白族三道茶白族小女孩白族小女孩白族芭蕾舞白族小女孩白族漫畫白族姑娘白族姑娘白族姑娘白族姑娘白族姑娘演繹霸王鞭白族姑娘,
2025-02-20
清明節吃寒食的由來
清明節吃寒食的由來
清明節吃寒食的由來?由來: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曆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後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
2025-02-20
西遊記孫悟空故事名稱
西遊記孫悟空故事名稱
部教版七上名著《西遊記》孫悟空各個名字由來的簡要概述,緊貼考點!值得收藏!1.美猴王稱号是怎麼來的?答:①東勝神州傲來國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産下一猴。②石猴出世後,因為機智勇敢,本領高強,與衆猴玩耍時,率先為衆猴找到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好去處...
2025-02-20
三伏天是哪個節氣至哪個節氣
三伏天是哪個節氣至哪個節氣
三伏天不是一個節氣,三伏天是一段時間,短的30天,長的40天。初伏:7.15.——7.25.中伏:7.26.——8.14.末伏:8.15.——8.24.這中間包括三個節氣,大暑、立秋和處暑。也就是小暑到立秋這一段時間稱為三伏天這個時期是一年...
2025-02-2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