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心健康嗎?你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嗎?大家也許在平時并沒有太多的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今天作文庫知識百科的小編就來告訴你生活中的11個好習慣可以讓你的身心越來越健康,一起來看看吧。
1.體力付出
體力付出是你健身的機會,既不是負擔,也不要感到不便。請更積極地看待體力付出,其中蘊涵着你的健康,也體現着你對環境的珍視。
我們可以選擇步行外出,而且在家經常的打掃衛生都是我們鍛煉的好機會,并且這些鍛煉不會給我們造成不方便和一些負擔,因此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2.如果你平常活動很少,怎樣開始鍛煉
雖然表面上你很健康,但是一些隐藏的疾患可能在活動時傷害你,最好先做個體檢,聽聽醫生的建議,看看開始從那些活動做起更适合你。
個人的體質不同,開始活動時選擇感覺輕松或有點用力的強度,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适應活動量的變化,在逐漸增加活動強度和時間。
3.有目标才能有行動
在剛剛開始的時,我們可以設定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目标,比如說每天隻進行15到20分鐘的鍛煉時間,内容可以選擇步行,或者騎自行車,隻要你覺得對來說是方便的都可以。
當你已經達到開始的目标,适應了這個水平的活動,可以有一個更高的目标。
4.循序漸進,跟着感覺調整活動量
在你鍛煉一段時間後,同樣的用力,你可以走得更快,說明你的體質在增強;這時,适合你鍛煉的強度也在增加。
當有一天你感覺到日常習慣的活動強度更吃力時,可能是身體的一時不适,也可能預示身體内某種潛在疾患的發作。
但是一低定要記住千萬不能勉強自己去堅持,在堅持不了的時候可以減慢自己的速度,或者直接停止,千萬不能硬撐。如果這種情況一緻持續,應該選擇去看醫生。
5.習慣成自然,鍛煉無負擔
鍛煉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周應鍛煉5天以上,最好養成每天鍛煉的習慣,這樣你會發現鍛煉不再是一種負擔。
堅持鍛煉也使你的運動更安全,那些運動誘發的急性心髒病大多發生在沒有日常鍛煉習慣的人中。
6.有氧耐力、肌肉力量和關節柔韌性的全面身體鍛煉
每天都應進行步行、騎自行車、慢跑、遊泳等有氧耐力訓練。每周還應有兩三次肌肉力量的鍛煉,内容可以是啞鈴操或健身器械訓練,中老年人也可采用徒手操。
體質好的人,每周安排1-2小時強度較大的體育運動鍛煉,如足球、籃球、跑步和遊泳、登山等。
鍛煉前後,可以通過伸展活動使肌肉關節預熱和放松;工作中避免久坐,間隔站起來做些伸展活動。
7.活動時間随着強度走
強度大的運動時間可以短一點,強度小的活動時間應該長一點。你慢跑12分鐘和快走20分鐘都相當于3千步的活動量。
你每天的活動量也不一定一次達到目标。可以每次步行1千步或10分鐘,累計達到你一天的目标活動量。
8.利用上下班途中的時間
利用上下班途中的時間活動一會兒,騎車上下班,或者少乘幾站車,走上十分、二十分鐘。
市區公共汽車站的間隔約為500-700米。兩站路就會超過一千步,最多可以達到2千步。
9.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鍛煉的機會
擦地、吸塵、帶孩子、洗衣服、上下樓等等日常活動都消耗體力,在工作、家務、外出途中都有鍛煉的機會,養成利用這些機會盡量多活動的習慣。
4千步并不是生活活動的固定目标,隻要你充分意識到你需要應該利用各種機會多活動,并且這樣身體力行,你的目标也就達到了。
計步器在測量生活活動時與實際的步數有誤差,但是可以用來估計日常活動量的高低。
10.關注體重變化、注意飲食影響
有人更容易發胖,想保持體重,需要大于半小時的鍛煉。保持體重還應控制飲食。
運動輔助控制飲食可以更多改變體内脂肪的含量。
11.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你的愛好使鍛煉不再成為辛苦的勞作,堅持鍛煉也會變得更輕松。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有生活中有哪11個好習慣可以讓你的身心越來越健康了嗎?大家在平時一定要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健康的飲食規律這樣才能讓你的身體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