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考是在自己學校考嗎?随着體育成績計入中考總分,在小學階段普遍被邊緣化的體育課,到了初中階段就開始揚眉吐氣了,小學裡經常生病的體育老師也開始展示實力了轉眼又快到了今年中考的日子,各初中學校門口放學時間多了一些各個體育培訓班的招生宣傳人員自從“雙減”政策實行以來,學校門口發放宣傳頁的幾乎隻剩下了體育培訓班,注意是體育培訓班而不是體育興趣班,隻鍛煉中考項目,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體育中考是在自己學校考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體育中考是在自己學校考嗎
随着體育成績計入中考總分,在小學階段普遍被邊緣化的體育課,到了初中階段就開始揚眉吐氣了,小學裡經常生病的體育老師也開始展示實力了。轉眼又快到了今年中考的日子,各初中學校門口放學時間多了一些各個體育培訓班的招生宣傳人員。自從“雙減”政策實行以來,學校門口發放宣傳頁的幾乎隻剩下了體育培訓班,注意是體育培訓班而不是體育興趣班,隻鍛煉中考項目。
把體育納入中考,并逐漸提高體育中考的分值,本意是想通過考試體育,引導學校、學生和學生家長重視體育鍛煉。但是現實是體育納入中考後,出現了應試體育的問題,學校圍繞中考體育測試項目組織教學,學生則圍繞中考體育測試項目進行鍛煉。校外體育培訓班和家長臨考前讓學生進行超負荷的突擊、強化訓練,這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技能,反而增加學生的考試壓力和家長的焦慮與培訓負擔。
我國冬奧首金獲得者楊揚建議:“運動不是為了考試,讓孩子們熱愛運動,這才是第一位的。”
體育中考項目的評分标準,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評分标準不管高矮胖瘦一個樣,有的孩子天生個子矮小、瘦弱,長跑項目不管平時怎麼練,和那些大長腿、高個子的孩子比起來也總是差很多,身材比較胖的孩子在跳繩項目也是吃虧不少,這些先天的差距不是經過努力、練習能彌補的,失去了體育運動的公平性。
近期,2023年體育中考該如何進行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上海等地教委已經宣布暫停今年體育中考。相關部門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則,對校園學生體育運動受疫情影響狀況作科學、全面的研判,慎重決策是否開展體育中考、運動會、體育比賽等可能有風險的體育活動。調整中考體育統一測試項目,要麼取消統一測試,要麼取消1000米、800米等測試項目,或擴大學生的選考項目、降低測試标準,是為了保障“陽康”學生的身體健康。這得到家長的普遍支持。
但是,取消統一測試或部分測試項目,不是要取消平進行時鍛煉,要避免取消測試變為取消體育課、體育鍛煉,從現在起不上體育課、不再體育鍛煉了。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明确,中考體育考不考和學校上不上體育課,是沒有關系的。不管考不考,學校都必須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課。發揮教育監督的作用,糾正學校不開設體育課、組織體育鍛煉的問題。
要讓學生真正重視體育,就必須重視過程性評價,關注每個學生上體育課、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與運動表現。如果能建立起客觀、具有公信力的過程評價體系,那麼,根本無需進行體育統一測試,就可以促進學校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