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帶上狗,狗也可能“狗帶”!
關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版本,最廣為流傳的應該是王充《論衡·道虛》中的這一個:
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争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産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雲中。
故事說的是漢淮南王劉安禮賢下士,得高人指點,潛修得道。漢武帝派人來抓他,劉安情急之下,喝了丹藥,白日飛升。家中的雞狗吃了藥渣,也随他一起飛天成仙。
在現在看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八個字多少帶有些貶義的色彩。其中,也暗含了你我都懂的一些無奈。
一個人得道,雞犬都升天,更何況是昔日恩人?秦國名相範雎知恩圖報,但一起“升天”的恩人似乎無福消受那份福祉。
範雎報恩
秦國名相範雎,早年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一次外交活動,二人同行,範雎才華顯露,惹來須賈的嫉妒。回國後,須賈誣陷範雎裡通外國,魏國相國魏齊不分青紅皂白将範雎暴打一通,範雎肋骨斷、牙齒落,而後被當做死人卷在席中扔在了茅廁,魏齊還命賓客輪番在範雎身上撒尿——“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雎詳死,即卷以箦,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卷在席裡的範雎還活着,求助于看守。看守有意放走範雎,就向魏齊請示,把席子裡的死人扔掉算了。
範雎暫時脫離了險境。但隻有離開魏國,才算徹底安全。範雎逃亡的一路,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魏國人鄭安平,一個是秦昭王的使臣王稽。
鄭安平究竟是何身份,與範雎之前有何交情?在範雎落難之時又是如何找到範雎的?這些如今都是曆史謎團。史書中隻是記載了鄭安平聽聞了範雎之事,于是帶着範雎一起逃跑,隐藏了起來。這時,恰巧秦昭王的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順便替老闆秦昭王網絡些人才。鄭安平假扮差役,侍候于王稽左右。
一日,王稽開口問鄭安平,“兄弟手中可有什麼人才推薦,願意與我一同回秦國發展事業?”這一問正中下懷,鄭安平回答,“我有一同鄉叫張祿(範雎的化名),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因有仇家,隻能晚上見面。”在鄭安平的安排下王稽見到了範雎,發現的确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冒險帶着範雎回到了鹹陽。
範雎這個人,睚眦必報,但也知恩圖報。
範雎來到秦國後,受到秦昭王的賞識,官至相國。一天,曾經幫助過他的王稽找到他,說了這麼一番話:“不可預知的事情有三件,毫無辦法的也有三件。不可預知的三件事是:1、君王突然死了。2、你突然死了。3、我突然死了。毫無辦法的事有三件:1.君王死了,而還我沒被重用過,你感到遺憾。2、你死了,卻還沒報答我,你感到遺憾。3、我死了,你還沒舉薦過我,你感到遺憾。”
這一通話夠繞的,但核心意思就一個——你該報答我,給我安排份好工作。範雎秒懂了他的意思,于是向秦昭王推舉了王稽,順便把老友鄭平安也一起提拔了。王稽被任命為河東郡守,鄭平安為将軍——“昭王召王稽,拜為河東守,三歲不上計。又任鄭安平,昭王以為将軍。”不僅如此,對于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範雎也是不吝家财,一一回報。
可是,範雎推薦的這兩位恩人,實在不争氣。
長平之戰秦王任用白起,大獲全勝。但是因為範雎與白起有過節,于是範雎向秦昭王進讒言,殺掉了白起。之後,秦昭王任用鄭安平,派他領兵攻打趙國。可鄭安平反被趙軍包圍,最後,帶着二萬人舉白旗投降了!
此後二年,河東郡守王稽又因與諸侯有勾結,觸犯法律而被誅殺。
雖然,二人之事并未牽連到範雎,但範雎心中慚愧。不久,“因謝病請歸相印”,交出相印,辭歸封地。
範雎知恩圖報不假,可鄭安平、王稽被置于與其能力并不匹配的職位,三人一起丢了前途。
有恩當報,可一定是有求必應?一人得道,帶上狗,狗就一定能成為天狗嗎?
管仲“不謝私恩”
春秋第一名相管仲有一個“不謝私恩”的故事,或許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管仲因罪被捕,從魯國押往齊國。途中,又饑又渴,路過某座小城時,向守疆的小官吏乞求飲食。小官吏非常恭敬地給他喂食。之後,私下裡,這個官吏對管仲說:“如果你有幸活着,又發達了的話,能不能給我介紹個好工作啊?”管仲則回答說:“如果真能如你所說,我定會用賢能之人,為何用你?”邊城小吏因此怨恨管仲“忘恩負義”,但反過來想想,是否小吏也躲過了鄭安平、王稽之災?
我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報恩,也得講方式。報以錢财,但小心“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報以官職,但要注意其人是否“力有不逮”。
一人得道,帶上狗,狗也可能“狗帶”!知恩圖報,本是一副多麼美好的圖景,可别好心辦了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