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博物院觀衆量達到214萬餘人,最多一天接待觀衆2.3萬餘人。從今天開始, 内蒙古博物院将于2019年起,在每年7月、8月及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四個法定節假日期間采取限流措施,觀衆須在自助領票機上刷身份證領票,持票到參觀入口通過安檢入館參觀。每日最高參觀人數為15000人(含團體預約觀衆、未成年人觀衆),根據安檢設備上的進館人數統計,達到人數上限時,将停止領票入館。其餘時間仍延續現在的入館參觀方式,觀衆隻需在參觀入口處刷身份證通過安檢即可入館參觀,無需領票。
戰國時期匈奴金冠,内蒙古博物院鎮館之寶,是我國迄今為止所發現惟一的匈奴貴族金冠飾。
金質鷹形冠飾,1972年出土于鄂爾多斯。冠飾由冠頂和額圈二部分組成,呈現出雄鷹俯瞰狼咬羊的生動情景。冠頂作半球面形,花瓣狀,飾淺浮雕四狼吃羊圖案。狼作卧伏狀,盤角羊前肢彎曲,後肢被狼咬住,作反轉态。冠頂中央傲立一隻展翅雄鷹,鷹體由金片制成,中空,鷹身及雙翅有羽毛紋飾,鷹首、頸用綠松石制成,首頸之間嵌有花邊金片相隔。尾部另作,用金絲與鷹體連接,可以活動。
額圈由三條半圓形的繩索式金帶巧妙并合而成,前面有上下兩條,中間及末端均有榫卯相合,後面一條兩端有榫與前面一條連接。三條金帶末端分别飾淺浮雕卧虎、卧羊、卧馬。整個金冠飾構思奇特,制作精湛,紋飾精美,是一件極具北方遊牧民族特點的藏品。
查幹諾爾龍骨骼化石
這是目前亞洲已修複裝架起來的白垩紀最大的恐龍。
查幹諾爾龍,生活于距今約1.3億年前的白垩紀早期。體長約26米,擡頭可達12米,1985年發現于内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幹諾爾(查幹諾爾的蒙古語意思為白色湖泊),故名。它屬于爬行綱、蜥臀目、圓頂龍科的一個新種。
博物院内的查幹諾爾龍6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它的頭骨後部、牙床、牙齒、部分頸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左肩胛骨、左側腰帶、四肢骨骼等化石保存比較完整。從查幹諾爾龍形态可以看出,它呈現出蜥腳類恐龍最顯著的特征:頭小,牙齒呈勺形,脖子長,尾巴長,身軀龐大,四肢粗壯,四足行走,以植物為食,生活于陸地。
這條恐龍骨骼化石裝架于1987年8月1日,首度亮相,即以其威武的雄姿征服觀衆,引起轟動,令世人矚目。如此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目前在世界上也實屬罕見。
吐爾基山遼墓彩繪木棺具
吐爾基山遼墓以其随葬品的豐富、墓主人的身份之謎,引起國内外衆多學者的關注,入選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該遼早期彩繪棺具,木質,棺體最長處2.31米,最寬處1.31米,最高處0.9米,2003年出土于通遼。該彩棺曾作為原型出現于電影《尋龍訣》當中。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計八層,棺、床均施彩繪。
彩棺以紅、黑兩色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鶴、鳳、纏枝牡丹和祥雲等圖案。彩棺上貼金之鳳暗示着墓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
從彩棺四周的鈴铛和墓葬中的随葬品多有鈴狀物推斷,墓主人生前應為薩滿巫師,在古代被認為是人與神溝通的媒介。
在彩棺棺首的中間部位開有一小門,外帶銅鎖,門兩側各站立一門衛。契丹人信奉“靈魂不死”說,認為人死後,木棺是靈魂的最後歸宿。靈魂出入之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故而棺首有銅鎖把守,外有威嚴侍衛守護,捍衛着墓主人的身份與地位。(趙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