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虎叢談
作者:梓堂
攝影:清和
在海昏侯劉賀墓裡,出土了許多帶有文字的木簡,其中一塊隸書墨迹是這樣的。
其中有一個“使”字。
“使”字最後一筆“捺”,粗細程度明顯增大,而其它字的筆畫卻都明顯要細很多。
在出土的很多漢簡中,也時時出現這麼一筆,粗壯、渾厚,與其它細的筆畫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極富特色,成了漢簡書風的一大标志。
上圖居延漢簡中右邊木簡最後的“夾”字,最後一筆尤為豐膄、健壯。
上面兩塊木簡中“建”字的捺筆和“吏”字的捺筆,和其它細的筆畫比起來,變粗的幅度明顯更大了。
漢簡中的捺筆大幅度地寫粗是較為常見的,其它筆畫也屢見不鮮。
還有“年”字的豎畫和左邊的“一”字,筆畫逐漸變粗。
上圖中左邊的“年”字,筆畫呈弧度狀的内向絞轉變粗。
“乃”字的末筆,粗而厚重。
漢代書寫漢簡的毛筆從出土的這支來看,筆鋒的直徑很小,在沒有磨損以前,筆鋒的長度一般也不會超過3厘米。
而木簡又不像宣紙,滲墨的程度非常小,靠湮滲墨來變粗是不可能的。
剛才講的那些筆畫,怎麼寫粗呢?
這是武威漢簡中的一塊,其中的“二”和“不”,來看看當代的書法家是怎麼臨寫這兩個字的。
我們看到在這個視頻中的“二”和“不”的最後一筆,這位書家是通過多次的提按,重複疊加筆畫寫粗的。
這個“粗”其實是畫出來的,而不是一筆寫成的。點畫扁平無力,棱角橫生。
漢簡的爽利、勁健一點皮毛都沒有挨到。
這樣寫漢簡,一來寫得難看,二來速度太慢,工作效率太低,就是把字寫小了,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
如果在古代,薪水怕是領不到了,而今天還可以在大學做個領高薪的教授。
這位書家的毛筆蠻大的,筆鋒也夠長,筆鋒的直徑也不小,他也把筆鋒往下按了,但無論怎麼寫,怎麼用力下按,都不能一筆寫粗。
他講他是意臨。但意臨跟是把漢簡的字臨大還是臨小,沒有關系。
意臨,不拘泥字形去臨寫,但要遵循法度,而不是無中生有的亂臨。
漢簡中的那些筆畫,古人用筆鋒直徑那麼小的筆,是怎麼一筆寫粗的呢?
顯然不會是用了一支小筆去寫細的筆畫,然後再換一支特别粗的筆去寫粗的筆畫,如果那樣就搞笑了。古人水平高者呢。
其實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如何打開、鋪開筆鋒的問題。
怎麼打開、怎麼鋪開筆鋒?
有朋友講這太容易了,還用問嗎?
用力往下按,筆鋒就變粗了啊,往上提,筆鋒就變細了啊。
可視頻中那位仁兄就是這個方法啊,但為什麼還是一筆寫不粗呢?
到底怎麼才算打開筆鋒呢?難道還有其他的方法?
我們先找出一支跟古人寫漢簡用的差不多大小的毛筆。
上圖中,筆鋒的直徑長度是1,從筆尖到筆鋒最大直徑處長度是2。
中鋒下按完全鋪鋒,如果不考慮滲墨的因素,最粗也就是達到筆鋒的直徑大小,也就是前面毛筆示意圖中1的長度,也就隻能寫這麼粗了。
而側鋒絞轉完全鋪鋒寫豎,可以寫到多粗呢?同樣不考慮滲墨的因素,最大可以無限接近從筆尖到筆鋒最大直徑處的寬度,也就是前面毛筆示意圖中2的長度。
這下子,我們發現豎的寬度可以增大好多倍。
同樣的,側鋒絞轉鋪鋒寫橫也比中鋒下按鋪鋒寫橫的寬度大了幾倍。
同樣一支筆,用不同的用筆方法去寫,原來粗細的變化可以這麼大。
側鋒絞轉入鋒和完全鋪鋒時筆畫粗細的幅度可以達到多大?
這個幅度就是筆尖的大小,和從筆尖到筆鋒最大直徑處的對比幅度。
漢簡中用的大都是紫毫,彈性極強,如果一味地去提按,在木簡上是達不到“入木三分”的。
寫到這裡,會有朋友問,你講側鋒絞轉鋪鋒看上去跟偏鋒是一樣的哦。
是的,如果從完全鋪鋒的粗細程度來講,同樣一支筆,側鋒跟偏鋒最大鋪鋒時的粗細程度是一樣的,但寫出來的點畫力度卻是截然不同的,側鋒點畫會厚重許多,而偏鋒的點畫會扁平許多。
另外在粗細的變化上,偏鋒鋪開鋒了,但想收細,還得靠提筆,而側鋒絞轉不需要提筆,鋪開鋒的瞬間,蹲鋒讓筆鋒自己絞轉着收細,沒有向上提的動作。
今天很多人講,為什麼寫不到古人的水平,講古人的紙是不滲墨的,所以很多人建議用毛邊紙、熟紙去寫;也講古人用的毛筆,硬度和彈性極強,但說歸說,且不講我見過的最硬的竹絲筆,而用紫毫、豬鬃、瘦勁筆去寫的又有幾人呢?明白這個道理,卻不敢去做,還是等于沒說,即便說了,也是光講對自己有利的。
硬毫因為彈性強,如果不是側鋒絞轉,而是中鋒提按去運筆,線條大都是光溜溜的,粗細變化不太容易寫出來,用力往下按,筆鋒會亂蹦亂跳,操控實在不易。
清中期以來的書法家,能把筆鋒完全打開的已經不多了,而又能寫得爽利勁健的,更是稀若星鳳。
古人漢簡的隸書,還是秦簡的篆書,在木頭上寫的這些墨迹,無不合乎法度,跟後期的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都是一法,所不同的隻是字體、字形上的差異。
2016年11月5日梓堂于深圳瞻淇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