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先生讀完《浮生六記》之後,盛贊芸娘是中國曆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事如春夢了無痕,苟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這是作者沈複主要的創作動機。事如春夢了無痕,隻有用筆記錄下來,才能抓住一點時間的影子,從這殘存的記憶碎片中拾撿起往昔的悲歡。
所幸的是,《浮生六記》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的更多的是溫情,讓我們相信這世間存在愛情與希望。
墨醬重讀《浮生六記》,挑選出感觸深刻的九句話,認為這些句子向我們揭示了夫妻相處之道。
第一句:
遂與比肩調笑,恍同密友重逢。
愛人亦是陪伴我們最久的朋友。沈複與芸娘,都喜歡詩詞歌賦,都樂于親近自然,都善于在普通的日子裡發現有趣的事物……用我們現在的詞說就是“靈魂伴侶”。
還是建議大家選擇與所愛之人步入婚姻。不要高估了你對無愛婚姻的忍耐力,人生漫漫,能有心靈契合的伴侶一起跨越一個又一個關卡,才是真的幸運。
第二句:情之所鐘,雖醜不嫌。
喜歡一個人,顔值并不是唯一的評判标準,因為緣分是沒有理性控制的。
有時候你努力追求一個人,卻發現對方選擇了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另外一個人,千萬不要費解。因為愛情的萌生多半是要看眼緣的,即便有些小缺陷,在愛人眼中也是怎麼看怎樣順眼。
第三句:握手未通片語,而兩人魂魄恍然化煙成霧,覺耳中惺然一響,不知更有此身矣。
這是一段短暫分别後兩人重逢的感受:我倆握着手,千言萬語都說不出口了,仿佛兩個人的靈魂,恍恍然化為煙,化成霧,隻覺得耳邊轟的一響,不知身在何處了。
情到深處的兩個人,在特定的關口,心中風起雲湧,口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剩下四目相對。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中也說“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浮生六記》中寫的是沈複與芸娘許久未見的重逢,柳永寫的是與有情人不忍分别,不同的心酸場面,卻有相似的感觸——情到深處,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四句:芸曰:“世間反目多由戲起,後勿冤妾,令人郁死!”
這世間啊,反目的事大多因為開玩笑而起的!
親密關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坦誠。如果一種話術不能用坦誠溝通的方式傳達給對方,那麼也不應該用玩笑話表達,因為對方很有可能不能理解你的真正用意,甚至歪解你的良苦用心。
所以,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真誠地溝通比一些小技巧更有力量。因為一句玩笑而斷送了之前的關系積累實在是可惜。
第五句:
輕羅小扇,并坐水窗,仰見飛雲過天,變态萬千。
我們什麼話都沒說,靜靜地一起看月、看雲,卻仿佛滿肚子話似的。
有兩種聊天模式最為舒适:一種是你一言我一語一個話題順着下一個話題,漫無邊際,聊到哪裡算哪裡;還有一種就是兩個人都安安靜靜的,即便沒有話聊,心中卻是心有靈犀。
真正合得來的兩個人一定是能适合這兩種模式的:有話聊時就“喋喋不休”,向最親近的人說一些廢話;沒話聊時也會很和諧。
顧城《門前》:“草,在結着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着,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第六句: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
當真正失去的時候,曾經發生的許許多多的小事便也變得值得回味。
人生短短幾十載,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對于永失摯愛的沈複來說,芸娘相伴才是人生的主題:你若還在,越想越甜;你已離去,越念越傷。
功名富貴,這些好像從來都不是沈複的志向。倒也未必沒有那個能力,隻是,如若沈複真的走了仕宦之路,這世間便多了一個平庸的官員,而少了一個深情的丈夫,少了一本“晚清小紅樓”。
《浮生六記》之所以美,是芸娘與沈複的相互成全。
柴米油鹽,也可以過成詩一樣的日子;一日三餐,也可以情趣盎然。平淡的日子裡細水長流,這不就是我們所期待的,愛情中最美好的樣子嗎?
第七句: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于情笃。語雲:恩愛夫妻不到頭。
夫妻雙方固然不可反目成仇,但也不應該太過恩愛情笃。老話說:“恩愛夫妻不到頭。”
從青梅竹馬到夫唱婦随,沈複與陳芸的愛情是封建社會中少見的一抹亮色。如若可以,哪一對恩愛夫妻不想共白頭呢?
芸娘早逝,這是沈複便猜想:“情”這個字是有限度的,太濃太蜜就過早地用完了。天妒有情人,恩愛夫妻往往不能一直走下去。
“世間好物不牢固,彩雲易散琉璃脆。”實際上,這世間本就多的是無法圓滿的故事,除了珍惜當下,沒有更好的辦法。
第八句: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頭偕老哉?”斯言誠然欤?
對應上一句,這個世界竟是如此荒謬:恩愛夫妻多波折,仇敵似的夫婦卻能共白頭。
沈複自己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有些老年夫婦見面就像天大的仇人一樣。有人說“若非如此狀态,怎能白頭到老呢?”真的是這樣嗎?
可是,如果為了白頭偕老而相視如仇敵,這一生該是何等的悲哀?
第九句:“處家人情,非錢不可。”
這一句是沈複引用的一句諺語:當家過日子、應酬人情,沒有錢寸步難行。
沈複小家庭的清貧,不僅被外人議論,後來也遭到家裡人的譏笑。
元稹在追憶與亡妻韋叢昔日的生活點滴時,感歎“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詩是許多人所熟悉的,不過這句詩的前一句說的是“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是人間最普遍的悲劇。
沈複給了陳芸甜蜜的愛情與舉案齊眉的尊重,在封建時代固然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但是他卻沒有給芸娘足夠的物質保障,不僅生活中處處捉襟見肘,更是導緻摯愛英年早逝。實在令人心痛!
現在能看到的《浮生六記》的版本一共六卷,不過多數人可以肯定後兩卷是僞作。可見《浮生六記》并不卷轶浩繁。
然而這單薄的一場“浮生”,卻處處充斥着愛意。
從某種程度上說,在禮教森嚴的社會背景中,沈複、陳芸實現了愛情理想,可能正是給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
而沈複的記錄,不僅讓自己完成了在回憶中尋找昔日的美好,更啟發後來的人們從他們的故事中探尋到兩性相處的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