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方
一段室内樂演奏視頻近期成為網紅:借助5G技術,七位樂手分散在德國、西班牙、蒙古、瑞典和日本等地,他們共奏一曲巴赫《c小調前奏曲與賦格》,聲音同步傳輸,沒有任何延遲。“未來的音樂演出将突破時空局限,使人們在劇場之外也能欣賞。”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學科帶頭人代曉蓉說,借助全息投影技術和順暢的5G網絡,身在各地的音樂家通過屏幕“同台”表演将不再是夢想。
科技正在改變舞台藝術的表達方式。今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舞台上,多媒體音樂劇場《鏡·界》結合弦樂、舞蹈和影像,舞者黃豆豆和他的四個虛拟“分身”同台共舞;今年2月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鋼琴家郎朗和虛拟偶像洛天依完成一台萬人級的演唱會;不久前第二屆國際3D打印嘉年華閉幕式上,鋼琴家宋思衡和他的機器人朋友共奏《藍色多瑙河》……影像技術、交互技術、人工智能、虛拟現實、增強現實等前沿科技的應用,革新着人們的觀演體驗。當藝術與科技不斷碰撞,并在音樂廳内外締造更多奇迹的同時,業内人士也開始思考如何守護好藝術的本體,避免舞台淪為技術的跑馬場。
科技,将舞台拓展到前所未有的遼闊與壯麗
利用當下最尖端科技增加舞台的“壯麗景象”,劇場工作者從古至今都在不斷探索。從16世紀意大利舞台場景布置中的創新角度繪畫和機械設備,到氣體效果和之後的電力、燈光效果引進,再到計算機對燈光、聲效和場景變換的應用,技術的發展創造了令人驚豔的視聽效果。眼下,新的科技催生了更多創作方式,進一步擴展了舞台藝術的表達空間。
比如影像技術中的全息投影,讓真人可以和虛拟角色同台表演,如夢似幻的世界得以被觀衆感知。以《鏡·界》為例,當真人黃豆豆在舞蹈時,屏幕上另外四個他本人的影像也在共舞,高速攝影機放慢了幻影的動作,從而産生超現實主義的舞台效果。郎朗和洛天依突破“次元壁”的合作,則得益于全息投影和實時動作捕捉技術,虛實相融且充滿觀賞性的舞台讓觀衆耳目一新。
人工智能如今也與音樂舞台有着不少融合與互動。結合了人工智能的數控技術,能自由操控原本固定的舞台道具和軟景、硬景,使整體布景變化在視覺呈現上更流暢自然。由代曉蓉擔任策劃的跨界融合劇場《東去西來》同樣運用了人工智能,屏幕上中國書法的水墨形狀,随着鋼琴家演奏音樂的節奏和強弱變化而改變。該程序可以預判鋼琴家下一秒的演奏動作,使水墨實時變化更具連貫性。整個表演過程也在解構和重構音樂與影像的關系。
這些年鋼琴家宋思衡熱衷于嘗試音樂舞台的新鮮打開方式,比如讓古典鋼琴與多媒體裝置進行交互表演,演出中所運用的多媒體介質有動畫、影片,甚至還有機器人。“音樂家的任務其實跟科學家很相似,都在不斷探索人的新領域和新極限,以及人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隻是我們跟科學家的角度不一樣。”在宋思衡看來,音樂家選擇主動擁抱高新科技,不僅僅是去呈現華美和新奇的舞台效果,更是為了從不同角度探索藝術之美背後的原理。
高歌猛進的科技登場,别忘了守護藝術的本質
“話劇中有‘打破第四面牆’的理念,而現在已有很多表演不單純局限在劇場中,博物館、倉庫、油罐等等都可以成為舞台。”宋思衡坦言,近年來海外有些音樂演出以沉浸式方式呈現,通過與科技結合讓觀衆獲得獨特的觀賞體驗。在實驗歌劇公司推出的歌劇《看不見的城市》中,樂手、歌手和舞者被分散到洛杉矶聯合車站的各個角落。觀衆通過頭戴式耳機一邊實時聆聽歌劇,一邊在車站裡自由行走,遇見歌劇表演者的同時難免撞見一頭霧水的路人。
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從業者認識到,科技可以幫助他們在創作中發掘更多可能性,各種藝術的邊界由此模糊,什麼是藝術之美也在被重新定義。還有學者認為,随着5G技術的完善和大規模使用,舞台表演将進一步不再局限于時間地域,與電影、遊戲等之間的界限也會越來越不清晰——“或許将來隻需要一塊屏幕、一副眼鏡,就足以讓觀衆有‘親臨’現場的觀演感受。”
面對科技在舞台上的井噴式使用,代曉蓉時常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守護藝術的本質。“傳統藝術工作者在面臨知識轉型問題時,一定要充分了解技術的屬性,對技術語言進行深層次分析後,再将其轉化成藝術語言。否則,對科技的運用将會流于表面,無法真正展現出藝術的魅力。”
技術的革新和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音樂的産生方式。在程序中輸入著名作曲家已有作品的參數,人工智能作曲機器就可以創作出與之風格相似的新曲子。不過有業内人士指出,目前人工智能藝術創作的核心是數據和算法,隻是對藝術門類進行風格化和技術化處理,還沒有涉及藝術本質中的情感、想象等範疇,更不具備藝術象征性和批判性等重要的社會文化功能。說到底,科技可以提升藝術的表現力,而屬于人類的情感和想象才是藝術真正的源動力。
科技的進步固然不可抵擋,但音樂家們堅信,未來的舞台不會在技術牽引下一意孤行,相反會依靠藝術的力量和法則構建出一個美好天地。(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