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人正在兔舍内喂食。 李洋 攝
圖為工人正在兔舍内喂食。 李洋 攝
中新網張家口8月29日電 (肖光明 李洋)自1997年養殖了百餘隻“塞北兔”,到2020年存欄獺兔3萬餘隻,趙玉星已成為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名副其實的“兔倌”。
天氣涼爽,秋意已濃。走進張家口市涿鹿縣栾莊鄉黃土坡村産業園區,在遮陰、通風、幹淨的兔舍裡,一隻隻白色的獺兔正在吃食,一籠籠毛白嘴紅的小獺兔甚是可愛。提起獺兔養殖,從兔場的選址、種兔的培育、幼兔的照料到飼料的搭配……趙玉星說得頭頭是道,“獺兔肉質肥美,皮毛光滑,全身都是寶。”
瞧着籠中跳躍的兔子,趙玉星的思緒“蹦”回了十幾年前。據其講述,他曾一邊種地一邊飼養“塞北兔”,那時候飼養、繁殖、防疫等技術缺乏,一場瘟疫令200多隻兔子剩下不足30隻,最後将剩下的兔子放到地窖中才躲過了那場瘟疫。從事養殖業肯定會有風險,防疫是第一大關,現在有了疫苗,避免了爆發性死亡。
圖為趙玉星正在觀察獺兔長勢。 李洋 攝
如何走上了獺兔養殖産業的道路?據趙玉星介紹,栾莊鄉黃土坡村村民主要收入來自玉米、杏扁種植和外出務工。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362戶968人。産業結構怎樣調整?貧困戶如何脫貧緻富?村裡有閑置的房屋,附近沒有工業污染,氣候條件也合适……當地政府謀劃起建養殖園、發展獺兔産業。此時,外出務工的趙玉星正好有回鄉創業的想法,決定留下來養獺兔,帶着鄉親們共同緻富。為确保獺兔養殖項目順利進行,趙玉星不斷外出考察,學習養殖經驗,2014年成立了黃土坡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平台,2015年建起栾莊鄉黃土坡産業園區。從2015年産業園建起至今,通過“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資金 租金 薪金”等模式,以村為單位入股合作社,雙方簽訂合同,規定不論經營效益如何,每年按照10%的保底分紅給貧困農戶。六年間,共為627戶1117人提供就業增收渠道,并為貧困戶分紅四年,每年19.6萬元。
在兔舍内,45歲的樊曉梅正在逐箱察看新生幼兔的健康狀況。她告訴記者,自己是黃土坡村的媳婦兒,在家門口打工既可以照顧家裡又能掙到錢,還逐漸掌握了養殖知識,“小獺兔皮毛光滑幹潔,說明兔舍的溫度剛好合适。”
圖為趙玉星正在果樹下觀察中草藥長勢。 李洋 攝
作為一名“兔倌”,趙玉星結合多年養殖經驗,開發了獺兔特色養殖系列産品。從兔毛、兔皮到加工服飾、裝飾,從藥膳養殖到餐桌兔肉食品,涉及10多項産品。同時在果樹下,還套種黃芪、闆藍根、苦參、菊花等,用于加工中草藥飼料,并以兔糞為飼料飼養蚯蚓出售,形成了種植、養殖、林下作物等“三位一體”循環經濟,确保了貧困群衆的持續穩定增收。
在園區内,一群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着。趙玉星說出了自己的新規劃,下一步将搞兔毛加工,培訓村裡的閑置勞動力,又能帶動百餘人就業,“兔毛加工可以下放到戶,村民閑置時間就能做,補貼家用,大家都對獺兔這一産業充滿了信心。”(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