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感冒吃藥好7天,不吃藥7天好。藥物對于治療感冒療效是不太明顯的,藥物隻能幫助促進感冒進程,一遍更快走完整個感冒流程而已。其實治療感冒食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 風熱感冒食療方
1: 紅蘿蔔馬蹄粥做法:紅蘿蔔150克,馬蹄(荸荠)250克,大米50克。紅蘿蔔切片,馬蹄去皮拍裂,與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後,以少許糖或鹽調味,即可食用。功效:可清熱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潤腸通便,适用于風熱感冒。
2: 薄菊粥做法:薄荷、菊花各9克,桑葉、淡竹葉各6克。水煎,沸後5分鐘,去渣取藥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功效: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菊花、桑葉、淡竹葉制粥,對新感風熱者最适宜。
3: 粉葛豆鼓粥做法:準備10克粉葛根、10克淡豆鼓、3根蔥白莖、10克麥冬、50克粳米。首先将粉葛、淡豆鼓和麥冬都放進砂鍋當中,然後再加500毫升清水,然後煮沸5到10分鐘,取汁液,再将汁和洗淨的粳米一起煮粥,在即将煮好之前将蔥白洗淨切好放入即可。功效:此粥中的材料有助解表祛邪,還可養陰和胃,适合風熱感冒患者食用。
4: 桑葉枇杷粥做法:準備18克桑葉、10克枇杷葉、100克甘蔗、30克生茅根、6克薄荷、60克粳米。将藥物切碎,然後放在一起加适量的水煎煮,煮好之後取藥汁,接着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每天一劑,連續服用3天。功效:此方有着清熱生津、肅肺止咳、益胃,适合外受風熱的人食用。
二: 風寒感冒食療方
1: 防風粥做法:防風(在藥店可以買到)15克,蔥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先将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防風、蔥白和生姜,可适量加鹽。功效: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适用于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熱、骨節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洩等病症。
2: 荊芥粥做法:荊芥9克,薄荷3克,淡豆豉9克,加水煮開,沸後5分鐘,去渣取藥汁,加入糯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溫熱服食。功效:可發汗解表,清熱利咽,退熱除煩,适用于傷風感冒,發熱惡寒,頭痛,咽痛,心煩,失眠等。
3: 生姜蘇葉粥做法:蘇葉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功效:生姜是對付發燒、打噴嚏、咳痰等症狀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效果,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風寒感冒喝生姜蘇葉粥很有效。
4: 紫蘇杏仁粥做法:蘇葉10克,杏仁(去皮、尖)5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洗淨煮粥,待臨煮熟時,加入蘇葉、杏仁、生姜、大棗,趁熱喝粥。功效:紫蘇葉辛、溫,可解表散風寒,又可理氣寬中;生姜、大棗可調和營衛;杏仁下氣止咳;粳米甘、平,健脾胃。合用可起到解表散寒、和胃、理氣止咳的功效。
三: 對于大多數感冒,可以
過喝熱粥蓋被子發汗來治療,而不是随便買些感冒藥來吃。感冒時多喝熱粥,有助于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後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