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6時52分,快舟一号甲運載火箭一箭六星發射成功供圖/新華社
12月7日16時5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運載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衛星、天儀16/17衛星、天啟四号A/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是快舟一号甲運載火箭在7日當天的第二次成功飛行。當日10時55分,一枚快舟一号甲運載火箭托舉着“吉林一号”高分02B衛星順利升空。16時52分,又一枚快舟一号甲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将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快舟一号甲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航天三江集團所屬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采用國際通用接口,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受火箭發射影響,昨天傍晚,北京上空出現“奇觀”,“龍狀雲”刷爆朋友圈,其是如何形成的呢?北京市氣象局在官方微博對此作出了解釋,火箭升空時的尾迹被太陽餘晖照亮,就形成了這樣的航迹雲。因為火箭尾流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鋁粒子,這些粒徑比較小的粒子被噴口噴出後在高層大氣中所受的阻力比較小,因此能夠持續好幾公裡。由于平流層和中間層之間的循環氣流,造成火箭流場遠端與空氣混合具有強烈的不穩定性,因而将尾迹吹成了螺旋狀。我們人眼所見的火箭尾迹主要來自于尾流中含鋁的固體推進劑燃燒生成的三氧化二鋁粒子散射太陽光所緻。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新紀錄
6小時内圓滿完成
兩次衛星發射任務
12月7日的6個小時内,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兩枚同型号火箭,相繼将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6小時之内,在同一發射場進行兩次航天發射,這是中國航天的新紀錄,也标志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快速發射和應急發射能力上取得突破。
“這表明中心在一體測發、多星聯調、快速轉換、全程管控等快速發射核心能力建設上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心主任于志堅說。
據介紹,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黨委始終将創新創造作為提升核心能力的關鍵一招,在航天發射組織形态上不斷探索創新。中心将測試、發射、測控等系統科學劃分模塊,鍊入數字化指揮系統,針對任務需求進行模塊組合,實現由大而全的系統保障向小而精的模塊化保障過渡,使發射效率大幅提升。此外,還搭建以萬兆網為主體的網絡傳輸平台,對發射工位、指揮控制平台以及各測量控制站點等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信息采集、信息傳輸、信息分析的全覆蓋,航天發射綜合能力大幅提升。
上個月的13日,我國曾分别在酒泉和太原兩個航天發射場,在175分鐘内接連放飛兩枚不同型号的運載火箭。據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