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鍊接》報道,等着、算着、盼着過春節的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本次辛醜牛年最後一天——2022年1月31日,是臘月二十九。也就是說,除夕不在“年三十”。
“大年三十”去哪兒了?
類似地,為何有些陰曆年裡沒有立春,有時卻有兩個?為何冬至有時在12月21日,有時又在12月22日?
大年三十“出走”不算“活久見”
大年三十“出走”也許可以說是“月亮惹的禍”。
曆法上,陽曆以太陽為參照,陰曆以月亮為參照。我國傳統農曆是陰陽合曆。2017年《農曆的編算和頒行》發布,首次将農曆編算和頒行納入标準範疇。農曆編算依據太陽和月球的預報位置以及一定的日期編排規則,因此日月位置預報精度的差異和日期編排規則的不同都會直接影響農曆日期的編排結果。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張陽介紹,在農曆算法中,把月相的變化周期确定為一個月,平均大約為29.53天,農曆的大、小月要平均29.53天,因此小月29天,大月30天,并将一年設成12個月或13個月。
如果臘月正好是個小月,隻有29天,這種時候就沒有大年三十。
實際上,臘月遇上小月的情況并不少見,大年三十“出走”并算不上什麼“活久見”系列。比如,2003年、2006年、2013年、2016年就都沒有大年三十。過了今年的1月31日,下一個沒有大年三十的年份在2025年。不過,到時候的情況就“有點厲害”了,因為從2025年開始一直到2029年,将連續五年都沒有大年三十。
而除了“年三十”外,偶爾“出走”的還有立春。
“兩頭春”的“陰錯陽差”
在陰曆年裡,有時會趕上一年裡有兩個“立春”,而有時卻一個也沒有。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張陽介紹,農曆的月份以陰曆根據月球運動來确定,而農曆中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運動來确定。“立春在陽曆中每年都有。陽曆的一年或者說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大概是365.2422天,分成12個月。但是,陰曆的一年可能是12個月也可能是13個月,天數最短時可能隻有354天,長時能有383天。如果陰曆一年隻有354天,這一年就有可能碰不到立春,如果陰曆一年有383天,超過了陽曆一年的天數,就有可能把兩個立春都包含在陰曆的一年裡面。”
這或許就叫“陰錯陽差”。簡單來說,就是陰曆和陽曆并不是嚴絲合縫、一一對應所造成的。
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隻看陽曆,它又為何有時在12月22日,有時又在12月21日?
冬至的“滿減”
張陽表示,冬至嚴格地說是指某一個具體時刻。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個回歸年的長度不是一個整數,是365.2422天。在這種情況下,下一次冬至的時刻應該是比上一次的冬至時刻過了365.2422天,一年年累積。所以,其實本來冬至時刻的趨勢是向12月23日的,但是由于在陽曆曆法中每隔4年有一個閏年多出一天,會導緻冬至“提前”一天出現。
監制:白中華
記者:劉飛 鶴佳
編輯:楊揚 馬露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