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但是總會有寶寶生病的時候!往往這個時候父母們不能慌張,要更加的細心鎮靜!你們知道寶寶發燒該怎麼辦嗎,生活中有哪些治療寶寶退燒的辦法呢?首先要了解寶寶發燒症狀是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寶寶發燒吃什麼好吧!
寶寶發燒 中醫治療有3個小途徑
寶寶發燒的時候父母們也是非常難受的,不能為寶寶減緩痛苦,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退燒方法!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不是發燒了,了解發燒的症狀有哪些,中醫上有一些治療寶寶發燒的妙招,不知道如何照顧寶寶的父母們快來學習一下吧!
發燒的原因
發燒的原因十分複雜,中醫将發燒原因概括為外感和内傷兩種。外感發燒基本上是風寒、風熱感冒或暑濕引起的,内傷發燒則有可能是風濕、結核、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的。
出現發燒症狀自行使用退燒藥将體溫降低,隻是緩解了表面症狀,但實質上會影響醫生判斷,掩蓋真實病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出現發燒症狀後
出現發燒症狀後,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就診途中要注意保暖,以防着涼加重病情。到醫院後可以選擇挂内科号,38℃以上屬于高燒,也可以直接到發熱門診。内科與發熱門診對發燒的治療過程基本一緻。
診斷發燒原因時,血常規檢查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明确發燒原因。檢查結果中,血象沒有過分異常,則表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外感發燒。如果血象出現過分異常,則可能是由結核或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發燒。
确定了原因後
在确定了原因之後,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由細菌引起的發燒可以少量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引起的發燒一定不能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引發菌群失調,更嚴重的還可能使細菌産生耐藥性。
中醫治療發燒主要有三個途徑
中醫治療發燒主要有三個途徑,即發汗、排小便、排大便。除了服藥之外,多喝熱水,能夠幫助出汗和排便。出汗後可以使用溫毛巾擦汗,盡量不要外出,以防感染外邪加重病情。
兒童發燒的原因通常較為簡單,主要是風寒或風熱感冒和積食導緻發燒。孩子發燒時,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會判斷孩子發燒的具體原因,然後正确治療。
如果造成孩子發燒的原因是吃了過多的食物,食積導緻發熱,可以使用一些消食的藥物用來幫助孩子退燒。如果是感冒引起的發燒,醫生會進一步判斷感冒類型,對症下藥。
寶寶發燒該吃什麼
相信每個父母在寶寶發燒的時候都是非常焦急的,兒童在發燒的時候,體内代謝的速度會随之加快!寶寶體内水分流失的速度也會變快,所以父母要多多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寶寶發燒期間還要多多注意寶寶的飲食搭配,寶寶可以吃些什麼呢?
發燒時的寶寶消化液的分泌大大減少,消化能力也大大減弱,胃腸的蠕動速度開始減慢。
所以對于發燒的寶寶,一定要給予充足的水分,補充大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供給适量的熱能和蛋白質,一定要以流質和半流質飲食為主,提倡少食多餐。
常見的流質食物有
(1)牛奶
牛奶可供給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質,适量加些米湯可供給一些碳水化合物。
(2)米湯
米湯可供給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于病兒腸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爛後去渣即得米湯。
(3)綠豆湯
綠豆屬良性,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
(4)鮮果汁
在秋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節,可以喝鮮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鮮橘子汁,具有去濕、化痰、清肺、通絡等作用。
常見的半流質食物有稀飯、蛋、爛面等。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急性期一般食用流質食物,在恢複期或退燒期食用半流質食物。
若發燒患兒食欲不好,就不要勉強他吃東西,以免吃了以後胃部不舒服吐出來,但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 另外,在患兒發燒期内不要突然增加他過去沒有吃過的食物,以免造成腹瀉。
寶寶發燒怎麼辦?嬰兒發燒有3征兆需小心護理
寶寶發燒怎麼辦呢
相信很多的父母們都知道寶寶發燒千萬不能拖延,隻要發現寶寶發燒了就要及時的治療!這就要求父母們要了解寶寶發燒的先兆了哦,你們知道寶寶發燒的時候都有哪些表現症狀嗎?不了解的父母們快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吧,寶寶發燒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寶寶發燒的先兆
怕冷:怕冷是發熱前期的一種表現,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但此時孩子會出現皮膚蒼白、手腳發涼、無汗、畏寒、有時伴寒戰、肌肉酸痛、無力等。
體溫升高:體溫攀升,皮膚發燙,表示孩子可能已經發燒了。此時孩子可能會出現皮膚潮紅、灼熱,呼吸淺而快,心跳加速,頭痛、頭暈,食欲不振,全身不适。
出汗:當孩子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這時為了降低體溫、排出熱量,人體就會排汗,以降低體溫。
寶寶發燒怎麼辦?最後再來看看寶寶發燒後的護理細則吧。
寶寶發燒的護理細則
休息和睡眠高熱會增加小兒的能量消耗,此時增加小兒的睡眠時間,減少能量的消耗,将有利于機體與疾病的鬥争。
同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小兒的精神、體溫、脈搏、面色等等。要為小兒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内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過于吵鬧;室溫以20℃左右為宜,如果屋裡幹燥,應灑些水或使用加濕器;
室内不要門窗緊閉,要保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要防止煙塵,切忌在室内抽煙。
飲食發熱會導緻小兒體内水分散失較多,而且容易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引起孩子的食欲下降。因此,此時不能強求孩子進食,而應減少食量,并增加飲水。
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可口的、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羹、新鮮水果、蔬菜、爛粥、面條、馄饨等,以幫助孩子開胃。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數可多些,并多給予一些水果。
母乳喂養的嬰兒,應在兩次喂奶之間喂些水,也可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的嬰兒應減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轉後再恢複平時的飲食。
降溫嬰幼兒高熱時易引起抽痙,因此當小兒體熱太高時,父母應注意采取物理降溫措施,一般可用冷毛巾、冰袋濕敷在額頭或枕部,也可用35%-50%乙醇擦頭、上下肢、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幫助散熱;或者遵照醫生囑咐用些退熱藥物,一般體溫降到38℃以下時就可以停藥。
但注意,降溫需要有個舒緩的過程,下降太快會讓孩子不适應而出現其他症狀。
保持清潔發燒患兒出汗多,因此勤換内衣,預防受寒顯得格外重要。
淡鹽水淑口常常使用淡鹽水淑口,可以保持病兒的口腔清潔。
結語:寶寶是每個家庭的核心,是父母的未來和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遇到寶寶生病的時候不要慌張,隻要多了解這些兒童保健常識就可以很好的照顧寶寶了哦!相信今天小編介紹的這些一定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照顧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