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打印一個正三角形,要求用戶輸入一個數字n,然後打印邊長為n個*字符的正三角形。
需求分析:
1. 正三角形,即三條邊長度相同,三個角都為60°
2. 腳本需要用戶交互,所以使用read -p實現,關鍵代碼
read -p "Please input a number: " n
3. 正三角形,第一行為1個*,第二行為2個*,第三行為3個*,……以此類推,所以打印的*個數是遞增的。假設n為10,關鍵代碼
n=10
for i in `seq $n`
do
for j in `seq $i`
do
echo -n "*"
done
echo
done
結果如下圖
這段代碼裡,用到了echo -n,這是為了不打印換行符,從而實現第2行裡兩個*連在一起,3行裡3個*連在一起,……
而每行最後面還需要換行,所以腳本裡第8行代碼的echo就是為了打印換行符。
4. 為了讓打印的三角形美觀,每個*後面需要帶一個空格,*和空格就需要兩個字符。假若如此的話,每行的字符都應該是2n個,隻不過第一行除了一個*,其它字符都是空格,第二行除了兩個*外,其它字符都是空格,當然兩個*之間應該有一個空格。
5. 按上面的規律,第一行打印1對“* 空格”,第二行打印兩對“* 空格”,第三行打印三對“* 空格”,……
假設n為10,關鍵代碼如下:
n=10
for i in `seq $n`
do
for j in `seq $i`
do
echo -n "* "
done
echo
done
相比較之前代碼,僅僅是在*後面加了個空格。效果如下圖:
6. 再來說一個關鍵問題,第一行在打印“* 空格”之前,應該先打印n-1個空格,然後再打印*,第二行打印n-2個空格,然後再打印*,第三行打印n-3個空格,然後打印*,……到了第n行也就是最後一行,打印0(n-n)個空格。
假設n為10,關鍵代碼如下:
n=10
for i in `seq $n`
do
for k in `seq $[$n-1] -1 $i`
do
echo -n " "
done
for j in `seq $i`
do
echo -n "* "
done
echo
done
代碼第4行,seq $[$n-1] -1 $i是為了實現倒序隊列,第一次打印9個空格,第二次打印8個空格,第三次打印7個空格,……,第十次打印0個空格。
所以,最終腳本寫出來是這樣的:
#!/bin/bash
read -p "Please input a number: " n
for i in `seq $n`
do
for k in `seq $[$n-1] -1 $i`
do
echo -n " "
done
for j in `seq $i`
do
echo -n "* "
done
echo
done
腳本運行結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