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本世界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這本書的作者曹雪芹,生卒年沒有詳細記載,也可以說成是一個夢,在沒有曆史記載的前提下,曹雪芹的生卒年齡就是後世推敲出來的,也是紅學研究的一個方向。
曹雪芹一生很貧窮,尤其是家道衰落以後,幾乎沒有更多的收入,隻能靠着文筆和字畫謀生,可天不佑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自己的小兒子不幸夭亡,這讓陷入困境的曹雪芹更加迷茫和痛苦,傷心欲絕,連着好多日茶飯不思,在那一年的大年初一因為悲傷過度,身體虛弱,被活活餓死,與世長辭。
脂硯齋說:
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亡,餘長哭芹,淚已待盡。
脂硯齋作為更加神秘的紅樓解讀者,是曹雪芹的知音,也是這本名著成書的見證者,這裡說出了,曹雪芹在死的時候,的确書沒有寫完,或許後世就不存在失傳了這一說法,而是曹雪芹因為孤獨思念和悲痛萬分,沒有寫完就去見文曲星了。
這句話也指出了芹為淚盡而亡,餘長哭芹,淚已待盡。意思就是脂硯齋和曹雪芹的死法一樣,都是淚盡而亡,他們似乎把自己的這種悲痛和遭遇映射到了林黛玉身上,從而表達個人情思和體現作者的憂傷。
曹雪芹飽讀詩書,其才華足以考取功名,走仕途之道,可惜因為家事牽連,無法施展才華,隻能在民間卧龍,聚一身之暢想,滿腹經綸之學術,成就了一本偉大的名著——《紅樓夢》。
除夕是喜慶的日子,更是團圓的時刻,紅樓中的賈府在朝賀、祭祀和年夜飯,而曹雪芹在草屋哭啼,食不果腹,傷心欲斷腸,饑腸辘辘,淚盡而亡,是悲劇。
以上就是紅學中認為曹雪芹的卒年是壬午之說,僅憑脂硯齋這樣一句話,壬午年就是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3年2月12,當天正好是除夕。
曹雪芹是八旗子弟,也是江甯織造曹寅之孫,少年經曆了浮誇的公子哥生活,親眼目睹了王公貴族的奢華和驕奢淫穢,從小就對詩書、繪畫、工藝、飲食等有廣泛愛好。
這個出生豪門的富二代、官二代、文二代為一身的曹雪芹。
錦衣纨绔和富貴風流對于他來說隻是過往雲煙,而憑借對文學的熱愛和執着,決定用筆杆記錄一生的所感和所見所聞,成就了《石頭記》,源于夢幻,而終于幻夢。
《紅樓夢》第一回就說,雖我之罪故不能免,則自欲将以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纨绔之......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這是曹雪芹的筆錄,也是他寫《石頭記》的一個原因,曹雪芹也是感歎人生,歎命運不及,自己偏偏生在這樣一個末世,才華無法施展,碌碌無為,空腹一腔熱血。曹雪芹自己寫道:
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何我堂堂須眉,誠不如彼裙钗哉?
曹雪芹很貧窮,有時候覺得自己活得很窩囊,還不如一個女人,作為七尺男兒,且為了溫飽而飽受磨難,即便是努力也是無濟于事,自歎書中自有黃金屋豈不成了哄人的謊言,曹雪芹在除夕之夜帶着夢想離開了。
然而曹雪芹的一本《石頭記》在後世養活了多少文人墨客,這也是對曹雪芹最大的獎賞,更是對文人莫大的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