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狗年出生的曆史名人非常多,其中皇帝就有三位,在這三位皇帝中,有兩位是開國皇帝,還有一位是亡國君,他們是誰呢?
一、孫權
孫權,字仲謀,是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他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但孫堅在征讨黃祖時去世,孫策在建安五年又被許貢門客刺死,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時年十八歲,他曠達開朗、仁愛明斷,崇尚俠義,喜歡供養賢才。
公元208年,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打敗曹操,與劉備暫時結成孫劉聯盟。公元219年,劉備荊州守将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趁機派呂蒙襲取了荊州,并擒殺關羽,孫劉聯盟正式破裂。曹丕稱帝後,孫權接受了曹丕吳王的冊封。劉備攻吳時,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并在彜陵之戰中大破蜀軍。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登基為帝,建國号為吳。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并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他還多次派人出海。不過,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複無常,引起黨争,導緻政局不穩。公元252年,孫權因病去世,享年71歲,在位24年,去世後被尊為吳太祖大皇帝,在三國時代的統治者中他是最長壽的。
二、李淵
李淵,字叔德,唐朝開國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時襲封唐國公,他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隋朝建立後,由于李淵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後,因此,深受隋文帝器重,累任谯州、隴州、岐州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後,李淵先做了荥陽、樓煩兩個郡的太守,後來又被任命為殿内少監、衛尉少卿,太原留守。
公元617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隊伍蜂擁而起,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占長安,擁立隋炀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次年,李淵廢掉隋恭帝,即位為帝,國号唐,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唐朝建立之初,疆土隻限于關中和河東一帶,李淵先後派遣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逐步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被逼禅位為太上皇,公元635年農曆五月,李淵因病駕崩于垂拱前殿,享年七十一歲,廟号高祖。
三、趙佶
宋徽宗趙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他的父親是宋神宗,哥哥是宋哲宗,他先後被封為遂甯王、端王,因宋哲宗病逝時沒有兒子,被向太後立為帝。宋徽宗即位之初啟用新法,頗有明君之氣,但後來任用蔡京等奸臣,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并爆發宋江、方臘等農民起義,後來金軍兵臨城下,匆匆禅讓給太子趙桓,北宋滅亡後,被金國俘虜到北方,受盡折磨而死,終年54歲。
趙佶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着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趙佶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