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垃圾分類霸屏熱議話題。據住建部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2/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1/4的城市已沒有合适場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80萬畝。繼7月1日上海正式實施史上最嚴格的垃圾分類法後,北京也宣布将實行垃圾分類。到2020年底,廣州、深圳等其他45個城市,也将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根據上海最新出台的立法,上海的垃圾分類分為:幹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大類。和上海不同的是,北京的垃圾分類标準将垃圾分為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和可回收物。
那麼,關于紡織類垃圾又該如何分類呢?仔細看看分類标準,發現與紡織品相關的還真不少。
紡織垃圾如何分類
在可回收物及幹垃圾中,都有關于紡織垃圾的分類。
舊衣物屬于可回收物,值得注意的是,舊的内衣褲和毛巾則屬幹垃圾(其他垃圾);此外,餐巾紙、尿不濕等産業用紡織品同屬于幹垃圾,衛生巾、面膜這兩類基本是棉和無紡布材質,由于是一次性使用,所以沒有可回收價值,同樣屬于幹垃圾(其他垃圾)。至于可降解材質,如萊塞爾這類環保纖維制作的面膜,同污損紙張一樣處理。
除此之外,還有體積相對較大的大件垃圾,如家紡領域的床、床墊、沙發等,都要指定回收地點,不能投放在生活垃圾内。
垃圾都去哪了
分類過的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會不會被垃圾處理站“萬物歸一”?
幹垃圾用于焚燒發電
幹垃圾主要用于焚燒發電。目前,上海幹垃圾焚燒能力每天達1.93萬噸,約占幹垃圾産生量的90%。随着垃圾分類的推進,幹垃圾含水率已大大降低,不合格的“幹料”明顯減少,提高了垃圾焚燒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可回收物送往再生資源企業進行利用
上海每天産生3312噸可回收物,經過分類挑選後,會被打包送往再生資源企業進行利用。據統計,我國城市垃圾中的廢舊紡織品占總廢舊物資的3.5%~4%。每年中國有400萬噸廢舊紡織品被用于再生利用,其主要來源是舊衣服。
廢舊紡織品和服裝制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1.約50%翻新利用,即清洗、修補後進入二手服裝市場;
2.約20%剪切成可以被重新加工成各種制品的碎布料,或通過二次設計制作再生産品;
3.約15%再生利用,即通過物理方法或者化學方法,将廢舊紡織品制成再生纖維。
廢舊紡織品将成新興行業
按照一件衣物的平均壽命3~4年計算,如果我國平均每年每人在購置5~10件新衣物的基礎上,每年每人遺棄3~5件舊衣物,我國13億人口年産舊衣物将達到39億~65億件。
2018年我國紡織原材料的消耗量達5850萬噸,占全世界的55%以上。我國紡織原材料的進口量達65%以上,而廢舊紡織品産生量達2600萬噸/年。随着石油減少,人口膨脹,棉糧争地的矛盾愈加突出,我國紡織行業即将面臨的重大挑戰就是原材料短缺。
以棉花為例,一件T恤平均使用大約60克棉花,棉花種植要占用土地,使用農藥。如果舊衣物循環再利用,或生産再生纖維,有利于減少棉花的消費,緩解國内原料資源不足的問題。因此你随手扔掉的可能不是廢舊垃圾,而是寶貝。
此外,每使用1千克廢舊紡織物,就可以降低3.6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約水6000升,減少使用0.3千克的化肥和0.2千克的農藥。
目前,不少國内外企業已經開始做起廢舊紡織品的生意,不難預料,垃圾分類的推進将促進廢舊紡織品成為新興行業。
來源:纖維流行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