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一熱,煩人的事就層出不窮:公車中,鬥嘴的人多了;市場上,因為一兩毛錢鬧矛盾的事增加了;辦公室裡,一向溫文爾雅的淑女變得整日心緒不甯,而優雅的男士突然暴跳如雷。情緒在夏天也中暑了。
情緒真的中暑了?
據了解,“情緒中暑”是季節病,輕微的“情緒中暑”症幾乎每個人都存在。它的主要症狀是:心情煩躁、易動肝火、好發脾氣、思維紊亂、行為異常、對事物缺少興趣。特别是下午和晚上,情緒的惡劣更是達到極緻。但這種情況一般持續時間不長,往往有一個情緒低落的周期或限度,因此不用緊張和焦慮。
有調查顯示,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較嚴重的“情緒中暑”。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情緒中暑”的比例會急劇增加。最嚴重的情緒中暑會造成障礙症,一旦遇到重大事件就會發生狀況。精神病學家在研究中也發現,當暖流入侵時,精神病人起床徘徊、無法入睡的情況顯着增加,情緒變化、躁動不安、喊罵、摔東西、自虐、自殺的幾率也比平常高出許多。
高溫是導火索
研究表明,溫度較高的氣候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從而給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夏天大多數人都會有心煩的感覺,這主要是高溫天氣影響了人體下腦丘的情緒調節中樞。即使有的人本身所處的環境并不熱,也會因為外界強烈的光線産生煩躁情緒。“情緒中暑”對夏季養生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發火”,還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
有專家認為,由于工作緊張程度的加劇和生活壓力的增加,夏季患上嚴重情緒中暑的上班族越來越多。特别是整日待在密閉辦公室裡,成天對着電腦的白領人士,對這種夏季特有病症更是深有體會。他們有的因為猛吹空調而導緻腰酸背痛,四肢無力,整天打不起精神;有的受到電腦、複印機等辦公器材長期輻射污染,一走進辦公室耳朵就嗡嗡響甚至發生頭暈眼花的症狀;有的因為工作任務重,心理壓力大,對自己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産生無法排除的焦慮情緒,長期以往影響到精神發生嚴重偏差,因而出現情緒中暑許多并發症。
情緒為何會中暑呢?讓我們聽聽中醫的解釋:春夏容易表現出激動、功能亢進,這是中醫上所說陽盛的時期。偏熱、偏燥的人在炎熱的夏季,更易助長體内的陽氣,我們常看到的一些“肝精火旺”的人,大都屬于易陽性的人,這種人一到夏天,就會整日覺得口幹舌燥,比其他人感覺更煩躁。另外,夏季陽氣也就是能量的消耗較大,随着人體能量的減少而走向反面,陰氣變為主導。由于濕氣阻礙了陽氣的正常運行,體溫調節中樞也相應地發生變化,人就會變得大汗淋漓,虛脫,更易傷津。這時,高血壓、糖尿病、小兒發熱、上呼吸道病症、肺炎、皮膚病等就容易發作,而老年人或自身素質差的人,隻要身體承受超過限度,就會發生中暑現象。
解暑三方
怎樣才能避免“情緒中暑”?
适宜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避免中暑的三大原則。
第一、避免在最炎熱的時候外出,不要在封閉的空間中待得過久。雖然情緒中暑強調個體差異,但不論體質好壞,在高溫、高度超負荷的條件下連續工作時間一長,也會發生中暑。另外,夏季不能有過大的運動量,遊泳、散步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但不能過量,特别不能在強烈的陽光下鍛煉。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會透過毛發、皮膚、頭骨而輻射到腦膜和腦細胞中去,易使大腦發生病變引起中暑。夏季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早晨和下午4點鐘以後,而且強度不宜太大,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30分鐘為宜。
第二:睡眠一定要充足而有規律。情緒與睡眠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情緒就會變得急躁。夏季應安排好足夠的睡眠時間,能在中午休息1個小時左右最好。熬夜是情緒中暑的導火索之一。
第三、多吃清淡而易于消化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菊花、金銀花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味道可偏酸、鹹,多喝白開水,出汗過多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及鹽。不要爆飲冷飲,少吃油膩、油炸和過分甜膩的食品。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欲,所以有一定好處,可适量食用。而晚上和早上最好吃稀飯。因為人體陽氣活動旺盛,陰津往往容易随汗液外洩而耗傷,人們常常因為比較注意養護陰津,而不自覺地忽視了養護陽氣。稀飯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對肺腎陽氣虛弱的人更有好處。
此外,夏天情緒上的變化,是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狀态恢複後再繼續工作。如果感覺情緒中暑症狀持續時間達到一周以上,嚴重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就需要到專門的醫院做心理咨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