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今天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就以數據說話,和大家分享下。
一、工資數據先看統計局的國人工資數據吧,2020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9737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57727元,折算成月薪是8115元和4813元(實際拿到手的月薪沒這麼多的,見後文分析)。
表1-2020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表2-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從表上,也可看出收入前三的行業依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通俗地說,就是IT、科研和專業技術、金融,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另外,這裡的“非私營”和“私營”不要按慣用字面意思理解為“體制内”和“體制外”。
“城鎮非私營單位”指的是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股份制、聯營、港澳台商投資、外商投資等,可以簡單理解為規模較大的法人單位。
“城鎮私營單位”指的是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等,簡單理解就是規模較小的法人單位,這類單位雖然規模小,但數量衆多,承載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雖然統計中沒有包含自由職業者之類的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但覆蓋範圍已經足夠廣了。
特别說明,這裡的工資指的是稅前報酬總額,包括貨币形式和實物形式支付的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年終獎金、績效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也包括代繳的個稅、社醫保、住房公積金等。也就是已經按照最大口徑來統計了,實際每個月拿到手的要低于前面折算的8115元或4813元不少,大家自己可以測算。
另外,實際中工資的分布也符合二八或三七原則,即20%-30%的人的工資高于平均線,70%-80%的工資低于平均線,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拖後腿”也是合理的。
非工資性的收入有多少,我查不到具體數據,不過對大部分人不會有本質區别。
二、可支配收入數據另一個口徑是按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算,按統計局的解釋口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财産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
翻譯一下,就是各種工資和非工資性收入減去各種剛性開支(應該也包含房貸之類)後剩餘的錢。還是看統計局的數據,低得可能會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圖3-2021年前3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2021年前3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157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241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2元。
按月份算的話,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918元/月(城鎮3994元/月,農村1525元/月),中位線是2462元/月(城鎮3602元/月,農村1329元/月)。
三、總結所以有時候感覺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确實隻是“感覺”,而不是真的。
為什麼會有這個感覺?我覺得至少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數據源頭的偏差。現實中,相當多人礙于面子,工資低的時候是不會主動去和别人說的,或者有人問的話就直接往大了說,所以聽到的工資會比實際工資水平要高。
二是接收者的信息過濾。人會無意識地選擇性過濾一些“平平無奇”的信息,隻會記住那些自己“想知道”的信息。簡單說,你知道不同人的工資時,很可能不自覺地隻記住了那些高工資的。
兩方面的偏差疊加,最終營造了這種很普遍的錯覺。
感謝你看完文章,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請點贊、轉發、關注,非常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