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時間 立秋養生須知事項
立秋時間 立秋養生須知事項
更新时间:2024-12-22 14:12:24

  立秋節氣是秋天的開頭,立秋節氣裡,天氣溫度在逐漸的轉涼。那麼,立秋節氣的一些氣候特點和立秋的時間都有哪些特征呢?在立秋節氣裡我們該如何養生呢?這些問題你如果還不了解,可以和小編一起來看卡下文的講述。

  立秋時間

  立秋節氣大概在每年的8月初,立秋時太陽會到達黃經13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将過去,秋天即将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緻。氣候學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各地實際,但與黃河中下遊立秋日期相差較大。立秋以後,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秋的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我國古代将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接着,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産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節氣隻是代表秋天來了,但并不代表天氣就是秋天的天氣了。立秋時節還在三伏天裡,所以天氣還是很熱的。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别,但此時大部分仍是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内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于台 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立秋養生

  早晚溫差漸大預防感冒

  立秋過後,再加上時而來襲的台風影響,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在的晝夜溫差逐漸變大。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就會開始變得清涼起來,因此,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感冒等。提醒市民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着涼。

  一些人習慣于在家赤膊睡覺,再加上空調溫度設定太低,夜晚睡眠時寒氣侵體,體質下降,誘發感冒、肩頸疼痛等疾病。專家表示,立秋過後,天氣将逐漸轉涼,提醒人們在居家環境中不宜24小時空調全開,尤其是夜間,盡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内空氣新鮮。

  另外,立秋節氣裡天氣還是多雨的,所以大家再出門時一定要做好防雨的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立秋時節宜養肺護肝

  立秋将至,初秋時節應重點養護哪些部位?預防哪些疾病?可選用何種方法來調理、養護身體呢?中醫專家認為,立秋過後,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幹燥,氣燥傷肺,容易産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此時,肝髒、心髒及脾胃還處于衰弱階段,因此,立秋過後肺功能開始處于旺盛時期,因此要加強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專家指出,要适當多潤肺,多補充水分,少食、燒烤、油膩、傷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點果仁類的食物。起居還宜早起早卧,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做深呼吸,以及時排出體内的有害物質。注意不做劇烈運動,不過度勞作,可适度慢跑,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

  另外,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肝氣受制的秋天,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比如:内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當心“秋老虎”依舊傷人

  立秋是一年之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此後濕氣逐漸減弱,讓人難以忍受的“桑拿天”也會逐漸減少。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炎夏的餘熱未消,處暑節氣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來,“秋老虎”甚至還可能虎視眈眈,而天氣也逐漸轉向幹熱。特别是立秋過後,還可能再處于炎熱之中,而這種炎熱氣候有時候也可能要延續到九月,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因此,立秋後應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立秋飲食宜滋陰

  立秋時節,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适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大家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内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内多餘的酸性代謝産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立秋吃什麼

  山藥百合大棗粥

  原料及做法: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将以上原料洗淨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雙海生津

  原料及做法:海帶100克,海蜇皮50克。海帶、海蜇皮洗淨,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随後兩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調制而成。

  功效:潤肺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幹咳、咽喉炎等有益。

  推薦飲食:沙參百合鴨湯

  原料及做法: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适量。将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适量,文火慢炖,待鴨肉熟後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五彩蜜珠果

  配抖: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荠l0粒,檸檬1個,白糖适量。

  做法:蘋果、鴨梨、菠蘿洗淨去皮,分别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荠洗淨去皮,楊梅洗淨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鍋内燒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姜爆鴨

  配料:鴨半片,姜,青椒,蔥蒜,豆豉,辣椒醬,甜面醬

  做法:鴨子剁塊,姜一小塊拍破,另外的全部切絲,青椒切絲;油熱後下蔥姜蒜炸香後放鴨子幹爆,直到把鴨子爆的幹幹的才可以;油8成熱,放豆豉,辣醬,甜面醬炒香後放姜絲煸一會,最後放爆好的鴨子,白糖,和青椒翻炒幾下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養胃,利水。

  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适宜肺結核患者食用;适宜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澱粉、青紅椒、姜、雞蛋

  做法:打散的雞蛋液加入适量鹽,雞精,和一點米酒拌勻,再加入排骨中拌勻,腌10分鐘入味。把腌好的排骨均勻沾上澱粉,并用手捏緊防止脫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黃,全熟時撈出。

  另起鍋,放少量油,放入姜片,青紅椒略炒。把已經炸熟的排骨回鍋快速翻炒一下,炒勻即可關火。

  功效:豬排骨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适宜于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總結:立秋節氣是既大暑節氣後的一個節氣,在立秋節氣裡,天氣和大暑節氣似乎沒什麼差别,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天氣會慢慢的轉涼。當然這時人們的養生方法也要随之而改變,隻有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進行養生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