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後期有兩大柱石,一個是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另一個是雄踞西南的李定國。兩人長期堅持抗清,撐起南明的半壁江山。可是後來,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害,南明最終覆滅。沒過多久,南明最後的希望也喪失了,李定國、鄭成功相繼離世,那麼兩人的後裔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呢?
對于南明政權而言,1662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年一月,緬甸國王莽猛白将永曆帝交給了清朝的平西王的吳三桂。到了四月,吳三桂将永曆帝殺害。消息傳到了雲南邊地,李定國号啕大哭,自此一病不起,到了六月,李定國帶着無盡的遺憾離開人世。就在一個月前,鄭成功也病死于台灣。
皇帝遇難,英雄棄世,他們的後裔又該何去何從呢?咱們先說李定國的情況。李定國臨死前,做後事進行了安排,由于他的兒子李嗣興的年紀尚幼,所以他讓兒子拜大将靳統武為養父,并且托孤于靳統武,最後還囑咐道:““甯死荒徼,無降也!”意思是說,甯可死在荒山野外,也不要投降清朝。
可是事與願違,由于李定國病死,導緻他的軍隊群龍無首,諸将們心懷鬼胎。李定國的表弟馬思良跳了出來,他與總兵胡順都、王道亨合謀害死了靳統武,然後率領所部投降了清朝。在這個時候,白文選、劉震(劉文秀之子)也率軍歸降清朝。年幼的李嗣興根本控制不了軍隊,無奈之下也隻能降清了。
1662年九月,就是李定國死後的三個月,李嗣興派人向吳三桂遞交降書。十一月,李嗣興獻出南明的冊寶印劄以及官兵的名冊。一個月後,李嗣興帶領剩餘的官兵以及家屬來到洱海,接受清朝的改編,此時他手下隻有一千二百餘人,其中還有一半以上的家屬。當時,掌握清朝朝政的是索尼、鳌拜等輔政大臣,他們以康熙帝的名義下旨,“李嗣興著授都統品級”。
與此同時,李嗣興還被編入漢軍八旗,并擔任參領之職。康熙年間,李嗣興還擔任過都督同知、陝西甯夏總兵官等職,于1692年病死,葬于北京,并得到了朝廷的撫恤。李嗣興之子名叫李天志,也是一員猛将,長得身材高大、氣宇軒昂,得到了雍正帝的重用,曾經出任宮廷侍衛。由此可見,李定國的後裔在清朝混得還不錯。
最後說說鄭成功的後裔。鄭成功死後,他的兒子鄭經繼續占據台灣。可是鄭經死後,發生了内亂,原本繼位的鄭克臧被趕下台,還慘遭殺害。在馮錫範的擁護下,年僅12歲的鄭克塽成為延平郡王。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領兵出征,在取得澎湖海戰的勝利後,馮錫範勸說鄭克塽投降清朝。
之後,康熙帝加封鄭克塽為公爵,“隸漢軍正紅旗”。别看他擁有公爵的頭銜,但實際上被清朝軟禁在北京,自此之後的二十多年,隻出京兩次。與此同時,由于鄭家人口衆多,俸祿根本不夠,生活頗為拮據。1707年,37歲的鄭克塽死于北京。他的兒子沒能承襲爵位,不過後代子孫一度擔任參将等職務。
參考資料:1.《清史稿》;2.《清聖祖實錄》;3.《清世宗實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