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房報社評
6月24日,占據新聞頭條的是兩件事,一是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二是“全球第一大房企”萬科的控制權之争。
這兩件事情的共同之處,就是通過一個決策機制決定國家或企業的未來。英國是通過全民公投、一人一票的方式決定關系每個人切身利益的脫歐大事。萬科是由股東的常設代議機構董事會來投票是否引入大股東的大事。
數百年中,英國形成了一整套程序嚴謹、溝通機制完備、法規細緻完善的憲政體系。此次全民公投,就是在這樣的憲政治理基礎之上完成的。
企業的治理,尤其是公衆公司的治理,也和國家的治理一樣,需要有一套每個人都尊重的遊戲規則,有一套完善、嚴謹、公正的“憲政”制度,這樣的公司才具備成為百年老店的基礎。
“寶能系”發布的公告裡指出,萬科已實質成為内部人控制的企業,董事會未能均衡代表股東利益,獨立董事喪失獨立性。這種指責未必完全符合事實,但萬科作為一個公衆公司,治理結構上的确存在缺陷。從引入大股東這樣的重大議案未與第一、第二大股東充分溝通、達成諒解的情況下,就試圖在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表決通過,從而遭到兩大股東一緻反對,就可知道,在溝通和利益協調機制上,萬科的确存在問題。
萬科的公司治理問題,與很早之前的股權治理結構設計缺陷有直接關系,而這也是萬科試圖解決的問題。然而無論怎樣,在解決過程中,尊重現狀,尊重每位股東的利益,同時決策過程公開透明,充分協商,應是決策的基礎。
萬科是房地産行業的标杆,其職業經理人制度和先進的企業文化及其理想主義,推動了行業進步。但中國企業走現代企業治理的道路并不長,尤其是房地産企業,在企業治理、決策機制上,對股東、客戶、員工、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維護上,與真正的現代企業有一定的距離,萬科也不例外。
無論是此次萬科股權之争,還是前兩年的綠城控制權之争,多少暴露出這種差距,無論是民企陣營,還是國企陣營都普遍存在。國企的問題,多是國有體制下“所有者缺位”與“政企不分”“激勵機制缺乏”的問題。民企陣營,則多是“家族控制”“一股獨大”“漠視中小股東”的問題。像萬科這樣,試圖通過股權分散的方式來建立現代企業治理,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這種治理模式,在多數情況下是成功的,但也天然蘊含着上述的危機。
如何解決這種潛在的危機,完成向真正的穩定的現代企業治理的過度,需要智慧,需要萬科的各方站在更高層面來思考問題,有協商,有妥協。無論如何,中國的房地産企業,都需要建立一套能為企業穩定、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股權治理結構和企業基本規則。沒有穩定的治理結構和“憲政”,企業就會長期陷于各種内耗之中,而失去發展機會。有了穩定的治理結構和“憲政”,企業就具備了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企業實現穩定發展,房地産行業也就有了長期繁榮發展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