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人臉識别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臉識别系統也成為人工智能熱門的風口之一。
支付“刷臉”、進高鐵站“刷臉”……如今,人臉識别技術的應用甚至延伸到了小區,回家也要“刷臉”了!
那麼,人臉識别進小區,是更便捷,還是有隐患呢?
人臉識别進小區引争議 :業主有支持、有忐忑
最近,長春市上台花園小區物業貼出了小區電梯要啟動人臉識别系統的通知,要求業主錄入人臉照片以及相關基礎信息,并先行在小區幾棟樓的電梯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
“物業為什麼在電梯安裝人臉識别系統,業主采集人臉信息後,個人隐私安全能得到保證嗎?”帶着小區業主的疑問,中國吉林網對此事進行了走訪調查。
4月28日,中國吉林網來到了位于長春市寬城區的上台花園小區。小區17号樓各單元樓的電梯,均已經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記者試圖通過“掃臉”讓電梯啟動,但是,系統發出提示音,“用戶未注冊” 。随後,一位業主上了電梯後,對着儀器進行面部識别,系統發出“歡迎回家”的聲音,電梯也随之向上運行。
“不太好用。電梯上升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再次被機器‘刷臉’,電梯會突然停下來,像是出故障了,而且,除了自家樓層,沒法控制電梯在其他層停下來,有點害怕。” 體驗了一個月的人臉識别系統,60歲的李女士還沒有适應,覺得對老年人來說,還是刷電梯卡方便。
而小區業主小劉則表示, “挺好的,有時候拿的東西多,騰不出手來按電梯。面部識别後,電梯就能自動運行”。
“人臉識别,個人隐私肯定暴露給别人了。”業主陳先生認為,安裝該系統個人隐私權和肖像權可能遭到侵權,但是,自己年紀大了,覺得沒什麼信息怕暴露,看到其他業主都同意了,也就“随大溜”同意了。
“業主的信息洩露出去怎麼辦,誰負責?”在該小區5号樓居住的張女士告訴中國吉林網,因為她們單元樓的業主擔心個人信息洩露,大多數都不同意,所以還沒有安裝,但是,如果整個小區都安裝了,最後可能也得“同意”。
洩露個人信息誰來擔責?
那麼,到底是誰提出安裝小區人臉識别系統的呢?又是為何而裝呢?
“小區電梯安裝人臉識别系統,首先是為給不帶門禁卡的業主提供方便,同時,加強小區安全管理,不讓貼野廣告、送外賣的上樓。”負責管理該小區的長春銘隆管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齊女士介紹,電梯安裝人臉識别系統,主要優勢在于業主手不接觸按鍵,通過“刷臉”就能回家。另外,以前的電梯卡是萬能卡,業主所有的樓層都能上去。為了業主的安全,決定在全小區安裝該系統。
“小區一共有150多棟樓,目前,已經在B區的3号樓、4号樓、9号樓、17号樓安裝了該系統,且在安裝該系統前,已經挨家挨戶走訪征求意見,在整棟樓達到三分之二業主同意後,才啟動安裝。”齊女士表示,接下來,物業還會繼續入戶征求其他棟樓業主的意見,對于個别業主如果實在不同意安裝,後期會與廠家聯系,研究能否讓不想錄入個人信息的業主使用電梯卡。
小區安裝人臉識别系統是為了維護安全,相信大多數居民肯定支持。然而,業主們擔心的是,該系統本身安全嗎,如出現有意、無意的信息洩露,誰為人臉識别系統的信息安全承擔責任呢?
深圳市德創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長春為多家機構提供了人臉識别系統,公司負責人方經理介紹,一般來說,在與用戶合作項目時,公司隻是負責給用戶提供設備和平台,系統數據都是用戶自己掌握,可以為用戶設定管理權限。
關于業主信息安全問題,他認為,如果數據存儲在小區的局域網中,業主和物業可以簽訂保密協議。如果數據存儲在雲端,業主應和系統開發者簽訂保密協議,如果産生數據洩露,相關方承擔相應的責任。人臉信息等數據存儲在小區内部,内網運行,和外網隔絕,相比之下,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
對此,齊女士表示,小區人臉識别系統的日常運營、維護、管理都有物業專人負責,而且,公司對員工也有相關規定,不允許洩露業主信息。如果洩露相關信息,産生法律後果自己承擔,但是,還沒有與業主簽訂保密協議。
居民對“刷臉”背後的隐患真的“知情”嗎?
記者走訪發現,長春市小區安裝人臉識别系統的,上台花園小區并非首例。早在去年,長春市二道區十委大院小區就已經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門禁,讓居民享受上了“數字社區”的服務。
十委大院小區所在的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委大院是居民自己治理的小區。去年疫情期間,有一家公益企業免費為小區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 系統數據由企業來保管。至于居民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系統安裝之初,居民也曾有過疑問,對此,該公司口頭承諾信息不會洩露,居民也就沒再追問擔心。
中國吉林網獲悉,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中,規定了個人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即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處理享有知情權、決定權,有權限制或者拒絕他人對其個人信息進行處理。《網絡安全法》也明确規定,“網絡産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并取得同意”,但“同意”的基礎是對風險有足夠的了解。而實際上,大部分居民對人臉識别的認知并不夠。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不管是有物業的小區還是自治小區,安裝人臉識别系統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是在小區居民“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的,已經尊重了居民的選擇權,居民身份信息安全方面有保障。但是,小區大多數業主對收集人臉識别信息并不敏感,隻是隐隐擔憂房産信息被洩露,但信息洩露後具體會有什麼危害,知之甚少。
而這都值得一些在默認甚至推廣人臉識别系統進小區的物業或是相關部門認真思考,達到小區安全的目的,同時,要确保系統及隐私信息安全這個前提,隻有居民充分知情,選擇才有意義。
你的這張“臉”關聯了大量個人信息
近幾年,公開兜售人臉數據的新聞報道屢見報端,也給錄入面部識别系統的用戶敲響了警鐘,人臉識别的隐患不小,更不容忽視。
單純以身份核驗為目的的人臉識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臉信息被濫用、洩露,被用于關聯分析個人信息。假如違法人員同時能獲取個人的身份證、電話、住址、家庭成員關系、具體消費出行信息以及行為蹤迹,可能會通過掌握到的個人信息,更輕易地實施詐騙,甚至将我們卡上的錢轉走。
“公民的面部數據是屬于個人隐私,涉及到很多的财産權利,公民有權對自己的面部數據進行保護,如果有第三方要采集面部數據,本人要同意才可以。”吉林吉翔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海波說,如果業主反對采集個人信息,物業公司不應當再繼續進行,否則物業公司可能會因為違反《物業服務合同》,或因為侵犯業主的通行權而承擔責任。根據《刑法》的規定,對于非法洩露、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達到一定嚴重情節時,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故此,物業公司在掌握了業主個人信息後,具有相應的保密義務。
想讓業主的家更安全,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在業主個人信息保密方面再加“一道鎖”,完善和健全保密機制,一旦出了信息洩露問題,讓業主有據可證,可從源頭追溯責任,這樣,才能讓居民真正從心裡感到“安全”。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陳志文 文/圖/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