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去企業實習,畢業後入職北京一家飛機維修企業……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北京電科院)機電工程學院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2019級學生劉樸源正按部就班地成為一名飛機維修師,這是他年少時就格外感興趣的工作。
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畢業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像劉樸源一樣的職教生還有很多。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涼水河畔的北京電科院,依托園區辦高職、依據産業辦專業,逐漸走出了一條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職業教育之路。
“職業教育是從職業出發的教育,職業是職業教育的邏輯起點,而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學院賴以生存的根本。”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朱運利表示,在産教融合的培養模式下,學生可以将行業需求與技能學習緊密結合,将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同步提升,“也真正讓‘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變得觸手可及。”
學校采購了兩架退役飛機用于真實項目實踐教學。圖/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訂單式人才培養讓學生就業無憂
“我從小就對機械類的東西感興趣,平時也會看很多航空類的書和雜志,還關注了不少航空類的公衆号。”劉樸源告訴記者,在報考北京電科院時并沒有多少猶豫,興趣所在、專業對口,再加上未來就業有保障,自己幾乎立刻就選定了這所學校。
2017年起,北京電科院與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簡稱AMECO)合作建立了兩個訂單班專業,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和飛機電子設備維修,定點為該公司培養複合型機務維修人員,至今已累計招收300多名飛機維修類專業學生,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搶”走。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雙師、聯合培養,是訂單班的共同特點。與普通專業的學生相比,“訂單班”的課程設置上校企優勢互補和産教深度融合會更加明顯,以學校和企業為“雙主體”開展教學、安排校内專任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的“雙導師”教學模式,以及校内教學實訓和企業實際場地的“雙環境”切換,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崗位,提升職業技能,實現課程與崗位的無縫對接。
“比如我們學校‘雙冰場館’制冰人才訂單班,在校内,給學生們進行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培訓;國家遊泳中心和國家速滑館兩大冬奧場館就是訂單班的校外實訓基地,還有來自世界制冰師實習指導。”朱運利解釋。
“要一層一層地澆水,一毫米一毫米地凍,水澆得太快太多,冰就會凍得慢、凍不實不平整。”
制冰人才訂單班學生劉毅不久前在國家速滑館實習,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場館裡燈很亮,看反光就能看出來水澆得均勻不均勻;上冰前要把鞋擦幹淨,鞋子上的灰塵會影響冰的質量,就像給手機貼膜有灰塵,膜就不平整一樣。”
在朱運利看來,這種産教融合的培養模式下,學員們可以真真切切地将行業需求與技能學習緊密集合,将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同步提升。以此為基礎,學員學習将更有動力,人才成長渠道更加暢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這一目标變得觸手可及。
在實訓室裡,學生們認真聽老師講解專業知識。 圖/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利用實訓基地提升實踐能力
11月12日下午,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的一個實訓室裡,汽車制造與裝備技術專業大二學生楊建雄專心緻志地打磨自己的“新車”。今年12月份,他和社團的同學們就要帶着它們去參加賽車比賽了。
除了上課,楊建雄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實訓室裡,“汽車的兩大系統、五大構造都相同,都是一樣的原理。我在這裡‘造’車,也把學習的理論知識都用上了。”
更加注重實際操作知識,這是職業院校課程設置的顯著特點。記者了解到,僅在汽車工程學院就有60餘個實訓室,涉及汽車維修、制造的各個環節。
左前大燈、備箱鎖、牌照燈、玻璃水液位、雨量傳感器……上百種汽車零部件井井有條地分布在三個白闆上,這隻是一輛車拆卸之後的部分零部件。記者注意到,在白闆後面,有兩行标注着不同序号的按鈕。
“上課的時候,學生站在白闆前面,老師可以在白闆後面設定故障。一個按鈕代表一個零部件的故障。”汽車工程學院汽車制造技術系老師苟維傑告訴記者,學生需要使用相應的故障檢測儀器來判斷故障是哪一個,“一共有一百多個故障點,學生必須知道哪個故障點代表的是什麼,才能解決故障。”
在北京電科院北門附近的空地上,停着兩架飛機,那是學校為了真實項目實踐教學特意從西安采購的退役飛機。劉樸源至今仍記得第一次進入飛機内部上課的場景。“那是2019年我剛上大一的時候,我記得是飛機結構系統課。”劉樸源回憶,理論知識講述完後,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同學們一起進入了飛機内部,從駕駛艙到貨艙,老師逐一講述着每一個部分的功能、組成。
記者了解到,學校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創建基本技能、綜合技能、生産技能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四級能力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本着“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與企業合作共建了衆多實訓基地。
“我們學校現在有國家級實訓基地6個,市級實訓基地2個;生産性實訓基地10個,創新實踐教學基地5個,校外實訓基地210個,各專業與開發區支柱産業中的龍頭企業均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朱運利表示,寒暑假期間,學校的部分實訓基地甚至會開放給其他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學生使用。
專業設置切合區域産業發展方向
發動機拆裝、整車拆裝、白車身檢測與修複、汽車構造、汽車塗裝……2019級學生汽車制造與裝備技術專業的趙嶽峰說,在學校三年,上過的專業課程得有三十門。
“都說制造業很多事兒機器都能完成,我們培養的學生會不會失業。這絕對不會,因為我們的課程也在更新。”在汽車精益生産實訓室裡,苟維傑告訴記者,這門課程更多地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培養學生的領導力,涉及汽車制造、運輸、倉儲等各個環節。
朱運利介紹,在課程設置上,學校通過開展專業崗位調研,來确定每個專業的培養路徑,最終會搭建出由公共基礎課、專業群(類)技術基礎課、職業技術技能課、複合型和創新型模塊化課程構成的結構化專業課程體系。
同時,還會根據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或真實生産任務來進行教學項目的轉化和課程内容的開發,從而實現企業技術标準、工作規範、生産流程與工藝等的有機融入。
“我們還把1 X證書也放到課程裡。比如,單獨開設X證書課程,在專業課教學内容中融入X證書内容,或者在課程考核中融入X證書評價标準等。”朱運利解釋,比如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學生,可以考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和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2個證書,這兩個證書共涉及21個學分的課程,分解到6門專業課程,最後通過集中實踐環節組織學生考證集訓。
劉樸源也在為考取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而努力,今年十一前,學曆教育課程就已經結束。“有了這個證書,就相當于有了進入飛機維修行業的敲門磚。”劉樸源正在上培訓課程,希望等明年6月底畢業時,能将畢業證和維修執照都拿到手裡。
和課程一樣,在不斷調整的還有專業設置。
作為經開區目前唯一的高校,學校堅持主動對接區域主導産業與戰略新興産業需求設置專業。“比如增加了飛機電子設備維修、工業機器人技術、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開發區高端産業急需的專業。”朱運利說,同時學校還整合淘汰文秘、廣播電視網絡技術和焊接技術等多個與開發區産業發展方向不一緻的專業。
在朱運利看來,專業是學校與社會連接的橋梁,是學校内涵建設的核心内容,是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基礎,“要和區域發展形成較高的匹配度,當然也要與區域内其他高職院校形成差異化錯位發展。”
采寫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劉洋 校對 陳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