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處在三伏天的中伏,天氣比較炎熱,今天也是7月的最後一天,而到了8月後,很快又會迎來立秋的節氣。在中伏天時,陽光近似于直射,此時氣溫較高,但莊稼的生長卻是最好的,天氣越熱長勢也就會越好,尤其是水稻、玉米,它們是喜熱作物,三伏天裡的長勢更好一些。
今年的中伏天有20天,立秋也剛好在二伏内,這就表明氣溫還很炎熱,那麼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呢?農村老人說了一句俗語,也就是“六月立秋緊丢丢,七月立秋秋裡遊”,那麼如何理解呢?為何會緊丢丢呢?
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農曆的六月十八,二十四節氣的第13個節氣,一般太陽照射在黃經135°,不過就算是到了立秋,一時半會還不會降溫,畢竟立秋來臨後,依舊是二伏節氣内,之後還有三伏天,因此立秋很難會降溫,且三伏天後可能還會迎來秋老虎,那氣溫會更熱一些。
立秋的陽曆時間為每年的8月7-9日,但它的農曆時間差别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六月也可能是七月立秋,今年是農曆6月立秋,主要是因閏四月的緣故。立秋還分為早、中、晚秋,老人常說“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熱死牛”,如果是在農曆6月立秋就是早秋,而在7月初一到初九是中秋,7月中旬就是晚秋。
那麼為何6月立秋“緊丢丢”?其實立秋的時間太早,對作物的生長不是太好,天氣涼的要更快一些,此時的氣溫下跌幅度也會更大一些,不利于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可能處暑節氣時還沒有抽穗或者灌漿,這樣的話産量就會大幅度的下跌,很難能賣出太好的行情。
看似六月七月立秋相差10-20天左右,但這段時間卻是莊稼生長的最好時候,莊稼需要在高溫、雨水多的環境下才能更快生長,才能更好的抽穗。一旦氣溫低,氣溫差不是太大,農作物的澱粉積累将很難形成,可能就會形成空粒、顆粒不飽滿的現象,産量就會大幅度的下滑,因此才有了“緊丢丢”的說法,也就是糧食産收不高。
如果是7月的話,那就不同了,七月立秋那就意味着天氣比較炎熱,莊稼的生長還算不錯,營養的積累程度較高,有足夠多的時間生長,因此才有了“秋裡遊”的說法,農民可以慢悠悠的來到農田裡采收,收獲後也不需要太趕時間,畢竟此時的天氣炎熱。
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今年的莊稼生長情況,今年的三伏天并不是太炎熱,很多地方都有明顯的感覺,太陽也不會太曬人,筆者在黃淮地區,早晚穿着長袖也不會熱,現在已是中午,沒有下雨,但氣溫才25℃,根本就不需要打空調。
這個氣溫對人體來說很舒适,但農作物的生長卻不是太好。而從新聞報道來看,遼甯幹旱面積為1011萬畝,這可是非常嚴重的數字,而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讓不少地方的糧食受災。雲南、廣西、華北等地的旱情也不小,目前的小麥、玉米、大豆價格瘋漲,可見今年的糧食行情會十分緊張,大家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