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瞳商業,作者 | 楚青舟、鮑叁
一夜重新爆火的王心淩,一兩周後,又迅速熄火了。
王心淩剛剛爆火那兩天,我和身邊的中年男性們都完全摸不着頭腦。“王心淩男孩”的宣傳鋪天蓋地,但我們朋友圈裡沒有一個男性表現出對王心淩的狂熱喜愛。真的,一個都沒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仔細梳理相關信息後,我發現,在“王心淩男孩”概念的打造過程中,有一點很值得注意:營銷團隊很可能用了一種全新的營銷手段。我把它稱為“假新聞”式營銷。
但由于“王心淩男孩”本身缺少足夠深厚的用戶基礎,這個話題很難持續下去。
在這之前,這種“假新聞”式營銷手段,就已經被“他趣”等互聯網公司大量使用這種營銷方式,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禁令人擔憂。
01 王心淩翻紅,靠的不是“王心淩男孩”
最近網上流傳一句話,說王心淩的粉絲隻是老了,不是死了。
但要我說,王心淩翻紅,和所謂的男粉絲可能根本沒多大關系,讓她翻紅的,是《浪姐3》營銷團隊,抓住了熱門的短視頻内容品類:自拍 唱跳。
“王心淩男孩”這個概念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世界上沒有多少真正的“王心淩男孩”。
首先,在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年代,王心淩的實力絕對不是最突出的。
當年,中國台灣女歌手有“四大三小一蛇團”的說法。四大是蕭亞軒、梁靜茹、孫燕姿和蔡依林,蛇團指的是S.H.E,三小則是張韶涵、楊丞琳和王心淩。
王心淩肯定算一個優質偶像,我也很喜歡她,但平心而論,她實力肯定不是最強的。
其次,從王心淩“甜心教主”的定位來看,她最核心的粉絲也從來不是男性群體。
王心淩歌曲的代表作,《愛你》《第一次愛的人》《睫毛彎彎》《當你》等等,寫的都是少女情懷。她主演的影視作品同樣如此。《天國的嫁衣》《微笑pasta》等偶像劇,大多都是王子愛上灰姑娘的經典橋段,是為了讓花季少女們有很強的代入感。換句話說,核心受衆根本就不是男性。
再次,王心淩的營銷團隊更是談不上強這個字,在這種“有和沒有差不多”的營銷之下,王心淩的粉絲基本盤,也是非常缺少運營的。
看看王心淩團隊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的表現就能知道。
王心淩工作室發布第一條微博,是在今年4月29号。抖音上的情況也差不多。
目前“王心淩”賬号的視頻一共也隻有20條,5月之後的作品最高有1000萬的點贊,但在這之前,絕大部分作品隻有十萬、幾十萬的點贊。
可以說,王心淩突然翻紅的唯一導火索,就是她登上了《浪姐3》的舞台。
5月22日,#王心淩男粉# 詞條沖上熱搜,不到一天收獲1.2億關注量。之後,“王心淩男孩”一度成為和“劉畊宏女孩”并列的熱詞。
所謂的“王心淩男孩”,讓人印象最深的肯定要算是那些“神奇”的短視頻畫面:
在妻子或者女友的拍攝視角下,已經30 的“中年男粉”一聽到王心淩的聲音,就會從卧室、廚房、書房裡沖出來,要麼是顧不上洗頭,要麼就是放下鍋鏟、拖把,甚至一邊拄着拐玩着遊戲,跟着電視屏幕一起大跳《愛你》。
不能否認,在這場集體狂歡中,肯定也有一些追星老粉的真情實感,更有短視頻KOL和普通用戶的“模仿”與“跟風”。
但如果你和我一樣已經30歲以上,曾經經曆過王心淩最紅的時代,你可能也會産生強烈的懷疑:這麼戲劇化的“王心淩男孩”,有幾分是真的呢?
做個最簡單的類比吧:“四大三小一蛇團”中,實力數一數二的孫燕姿剛剛舉辦線上演唱會,蕭亞軒、張韶涵、楊丞琳等讓你的熱度沒一個比王心淩低,你見過有幾個類似“男粉絲邊洗頭邊看她演出”這樣狂熱的畫面呢?
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王心淩真有那麼巨大的、紮實的粉絲基本盤,也不至于這麼快熄火,連保證“王心淩男孩”繼續傳播的物料、素材都不夠了。
說實話,所謂“王心淩男孩”的“家庭自拍”,不少内容的人為操作味道都有點重。但緊接着另一個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會是王心淩?
那英、甯靜、黃奕、蔡卓妍、鐘欣潼……這些明星都很熱,《浪姐3》一開始也推了她們,但是都不如王心淩的效果好。我認為本質上,還是因為“自拍 唱跳”模式,在短視頻平台非常受歡迎。
先說“唱跳”。在這之前,虞書欣唱跳《愛你》就曾獲得不少熱度;短視頻平台也已經有不少男性女性用戶,自發上傳《愛你》的唱跳視頻。
但與其說他們是“王心淩男孩”,不如說他們是“短視頻男孩”。王心淩的《愛你》《睫毛彎彎》等作品,節奏感都很強,并伴有标志性的舞蹈。這是短視頻平台天然喜愛的内容類型。
而用戶“自拍”這種真實感非常強的方式,則進一步推動了王心淩熱度的突然爆發。
這幾年,自拍内容因為讓人感覺很真實、接地氣,在視頻平台大行其道。
社會新聞領域的“自拍”更是繁盛,甚至還演變出了一個固定的結構模式:一段視頻或畫面 一段當事人語音,看起來有“圖”有“真相”。
“大象新聞”等不少媒體,還專門開通“拍客投稿”欄目,大部分内容都來自用戶“自拍”。僅僅在“大象新聞”這個抖音賬号裡,我們就能搜到6個“王心淩男孩”的相關視頻。
但林林總總的這些“王心淩男孩”視頻中,有多少是真自拍,有多少是真營銷,就要打個大大的問号了。
02 “假新聞”式營銷,有點過頭了
當然,“王心淩男孩”唱跳視頻中,哪怕有很多是營銷,也還沒有多少負面影響。但在有的情況下,相關的營銷已經有點過頭了。
先給我所說的“假新聞”式營銷,做個簡單的定義:
将營銷内容僞裝成真實新聞資訊,特别是社會生活資訊,以引起用戶關注,從而達到營銷目的。僞裝的内容不限于視頻、照片、聊天截圖等等。
在王心淩翻紅中,有件更為詭異的事情是,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各種“霸總式”打投。據說,有不少“股民型粉絲”宣稱要“全倉芒果,讓王心淩出道”,芒果超媒一度被戲稱為“王心淩概念股”。
如果說《浪姐3》的熱度推動了芒果TV股票的上漲,這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說“王心淩男孩”在全倉芒果,這實在是有點太不合情理了。
面對這種很可能影響股價漲跌的言論,我隻能說,如果這也是營銷方案的話,有點過火了。
事實上,此前已經出現的“假新聞”式營銷,很大的危害在于對社會輿論的錯誤引導。
此前,網上就有“女孩考上清華後跪謝父親”的“假正能量”感人視頻,有“弟弟藏姐姐的準考證差點令其錯失高考”的假新聞,有“網紅為吸引流量而自導自演求婚直播”的拙劣演出……
一些互聯網APP,也同樣很熟悉這套玩法。
以宣稱用戶量破2億的社交APP他趣為例,這款産品的口号是“真實社交,搭讪秒回”,有多真實我不知道,但不少讓人“毀三觀”的用戶“真實自拍”視頻,都讓人懷疑,背後是其營銷團隊精細打磨的劇本呈現。
例如下面這2個視頻,同樣以一句“我倆是在他趣上認識的”開頭,同樣塑造了一個“男子第一次去女網友家,臨走時女友弟弟抱大腿挽留”的離奇故事。
故事一模一樣,但地點一個在湖北武漢,一個在山東濟南,弟弟的衣服鞋子也各不相同。很可能隻是營銷團隊為了增強“真實感”,去吸引不同城市的用戶觀看視頻。
再看下面這2個視頻,一個說“合肥一男子被曝光連續約會24名女性”,一個更是說“廈門海王約會千人,還做表格記錄時間地點”。
以這種極其離譜的噱頭引起觀衆的獵奇心,實際上内容完全沒有信息源,截圖中同樣充滿了“他趣”的植入。
從營銷“效果”來看,這種“假新聞”對APP應該有明顯的導流作用。
例如一位微博網友,就說自己因為看到“有個機長到處約女生”的案例,同樣是“特意标注了從哪個聊天軟件約的”,他就是因此被吸引下載了“他趣”。
顯然,有些公司和商家,早已習慣了制造假新聞、假視頻、假内容來攫取流量。而用戶不管是好奇,還是跟風轉發,又都會推動這些“假新聞”的二次傳播。
他們按照區域精準定向的傳播邏輯,以“散點漣漪式擴大”的方式制造指數級傳播效果,最終實現了所謂的圈層突破。
《美麗新世界》的作者阿道司·赫胥黎早就提醒過人們,對待大衆媒體要保持理性和審視的态度。他預言:“我們的文化将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欲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人們會因為享樂而失去自由,我們将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
但對于普通大衆來說,這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自媒體時代,我們大都反感電視購物鋪天蓋地的洗腦式營銷,卻難免對“假自拍”“假新聞”場景表演,“種草”分享等新的廣告營銷形式信以為真。
普通用戶很難有辨别“假新聞”的能力,也沒有這個義務。真正值得行業注意的問題或許是:這種“假新聞”式營銷方式,符合新聞倫理、傳播倫理嗎?
一個基本的常識是:新聞最重要的是三要素,就是真實性、時效性、新鮮性。真實性更是新聞的生命。如果任由這種“假新聞”式營銷泛濫,那無疑是在謀殺新聞的生命,也是在肆意玩弄普通大衆的感情。
對于營銷的操盤手、蹭熱度的KOL來說,或許,他們從來都并不關心你的王心淩李心淩,他們隻關心“流量行不行”。
但對于行業來說,“他趣”式的惡趣味營銷,肯定不能夠始終由着“他去”。
越界的“假新聞”式營銷,該收斂收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