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在巴黎聖母院旁擺上了白玫瑰。|新華社
法國和歐洲許多城市都建有獻給聖母瑪利亞的大教堂,但唯獨巴黎這座大教堂最為著名。提到“聖母院”,人們首先會想到巴黎聖母院。除了其建築成就及巴黎作為世界名都的地位之外,一些著名文藝作品中對這座教堂的描繪也鑄就或加深了人們對它的情感紐帶,這使得教堂尖頂在這場火災中坍塌的最後一刻,許多人都痛徹心扉,感到無法接受,甚至哭泣、下跪祈禱。
把巴黎聖母院作為故事背景或從中汲取靈感的法國和世界文藝作品數量非常多,包括小說、電影、音樂劇、電視劇等諸多形式。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1831年發表的同名長篇小說,1956年由讓·德拉諾伊導演、吉娜·勞洛勃麗吉達和安東尼·奎恩主演的法意合拍同名電影,以及于1998年首演、呂克·普拉蒙東作詞、 理查德·科西安蒂作曲、吉爾·馬厄導演的同名音樂劇。
在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作者在第三卷用兩章分别對這座大教堂和從教堂高處俯瞰到的舊時巴黎全貌進行了詳盡描述,令很多讀者印象深刻。現在,常有人攜帶原著或譯著不時重返聖母院,比對着進行參觀。
除了宏偉的叙事結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外,雨果還充分展示了其幽默風趣的才智和力透紙背的刻畫功力。比如在此卷開篇寫道:“作為建築,巴黎聖母院這座大教堂依舊儀容莊嚴,氣勢宏偉。她雖日趨衰老,但歲月抹不掉其美麗的容顔。然而讓人憤慨的是,時間和人為因素共同使這座曆史建築受到難以計數的破壞。”在聖母院大火之後重讀這段話,讓我們唏噓不已,再一次深切感受到文豪的才華和歲月的無常。
有人說,雨果的小說重在揭露教會的黑暗和教堂的破落不堪,筆者和一些同仁對此持有異議。作家确實有揭露,但如果僅停留在揭露上這個淺顯層面,那麼這部巨著就不會與雨果其他名作一起,使其榮膺“人民作家”的桂冠并擁有今日的文學地位。雨果是通過把美與醜、黑暗與光明、信仰與異端、富貴與貧窮、權力與卑微等對立地進行揭露,将對社會和人性的拷問升華到超越這些對立物的層面。正如雨果在其另一部巨著《悲慘世界》中所想示谕人們的:“人與人是平等的。”(主人公冉·瓦讓的姓名正含此義:Jean Valjean:Les gens valent les gens,即“人與人價值平等”)讀懂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讀懂雨果、讀懂法蘭西。
在所有改編自該小說的影視作品中,1956年讓·德拉諾伊導演的電影公認是一部經典,筆者也百看不厭。尤其是勞洛勃麗吉達飾演的埃斯梅拉達和奎恩塑造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深深植入人心。片尾卡西莫多離開聖母院,到亂墳場尋找死去的埃斯梅拉達,并與其相擁而眠、化為塵土的一幕讓無數觀衆落淚,并體會到人性中什麼是永恒的愛,什麼是永恒的美,什麼是永恒!
這是1956年法意合拍的《巴黎聖母院》中的一個鏡頭:善良的吉蔔賽姑娘埃斯梅拉達給無辜遭受毒打的教堂敲鐘人卡西莫多送水。|新華社
近20年來,音樂劇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頗為流行,呂克·普拉蒙東等創作、亦改編自雨果小說的《巴黎聖母院》因其高超的藝術水準,也成為廣大觀衆和法國文化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其主打曲之一《大教堂時代》唱到:“我們這些無名藝術家/使用雕塑或詩律/嘗試為您轉述這愛情故事/以獻給未來的世紀/大教堂時代來臨/世界進入/一個新的紀元/人類企圖登上星星/在上面刻下其故事/在玻璃或石塊上/ 一石一瓦,日複一日/愛代代相傳……”
歌詞既很好地傳達了雨果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和人性的光輝,也加入了音樂劇和新時代藝術家們自己的新型人文主義元素。這些元素進一步升華了巴黎聖母院經過850年曆史長河洗禮,如今已超越宗教和國界,成為全人類瑰麗的文化遺産這一屬性。也使得我們今天更加為其不幸遭遇的大火破壞而痛惜。
但我們相信,正因為已流淌于民族血液中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和不屈不撓、勇于鬥争的法蘭西精神,巴黎和全法國民衆會從災難造成的陣痛中很快恢複。
作者:王文新(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教授)
編輯:陸益峰 吳姝
責任編輯:宋琤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