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現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時節,寒露也屬于秋季。我們都知道秋季是非常幹燥的,所以寒露養生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防燥以及防涼。那麼寒露養生的具體方法有哪些呢?我們在哪些方法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每年的十月八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同時,在寒露時節我們的養生重點就是防涼燥,在飲食和起居方法也是需要注意的,以免惹上一些疾病。
寒露如何養生
夜涼勿憋尿
寒露節氣不少人為了防止口幹,晚上睡覺前會喝不少水。但是這樣一來,夜尿的頻率就會增加。一些讀者朋友即便是夜裡或者淩晨感覺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較冷,常常下意識地憋尿繼續睡,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壞習慣。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長時間儲存在體内,含有細菌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易誘發膀胱炎。高血壓患者憋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導緻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緻猝死。
出門泡個熱水腳
寒露時節出行前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用熱水泡個腳。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養生之飲食
寒露多吃山藥和蘿蔔等一些“根”菜。山藥不但是非常好的中藥,也是一道美食哦,是我們熟悉的滋補品。同時,我們也可以常吃一些蓮藕,蓮藕中有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清香味,這裡面富含鞣質,能夠起到健脾止瀉的作用,經常吃蓮藕能夠提高我們的食欲,促進腸胃的消化,對于食欲不振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食物。
一般主張少食多餐,飲食宜清淡,力争每餐含有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 平時少吃辛辣食品,以免“節外生枝”加重病情。秋天氣候幹燥,宜食一些潤燥的食物或藥物,如梨、蘋果、橄榄、 白蘿蔔、銀耳、甘蔗等,以清潤肺氣,防止咳嗽的發生。
注意防寒保暖
秋冬季節日照短,天氣涼,患者要多穿衣服,不可忽視下肢的保暖。除了堅持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外,夜間要多蓋被褥,也可啟用取暖器具與設備。
保持室内空氣流通
經常開窗通風,以确保室内空氣潔淨新鮮;外出應注意周圍環境,加強勞動保護,防止煙霧、粉塵和有害氣體對自己的呼吸道的影響。
防止呼吸道感染
大家知道嗎,隻要感冒就會誘發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它的反複發作,會使得病情加重,所有患病的人平時少出去玩,尤其是人多的公共場所。
戒煙
吸煙不但會加劇咳嗽,反射性地引起支氣管痙攣,導緻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而且為肺氣腫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加強體育鍛煉
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恒,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耐寒和抗病能力,最終達到減少發病的目的。
寒露節氣3大習俗
1.登高習俗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衆多的遊人。
秋天是肺金主時令。中醫講“肺主升降”,肺的宣發與肅降功能正常,才能把二氧化碳排出去,把氧氣吸進來,把痰和廢物咳出去,幫助心髒把氣血津液散布于全身。
但是,秋天萬物肅殺,人的陽氣從表皮開始往内收,汗毛孔逐漸閉合,影響到肺的功能(肺主皮毛),人容易悲傷。在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與内髒的關系中,悲正是肺之志。因此,悲,傷的是肺,悲的情緒易影響到肺的宣發功能。再加上秋風肅殺,淫雨霏霏,面對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更容易使人們特别是老年人和在外遊子觸景生情引起凄涼、憂郁及悲愁傷感的心緒。
用什麼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秋天登高,就是方法之一。我國素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在此時登高不僅可以懷古、陶冶情操,而且通過登高,人們可以借此抛開工作煩惱,通過與自然的接觸,緩解壓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的季節,登高遠眺,高喊幾聲呼出胸中濁氣,對抑制悲傷的情緒大有好處。這就是火克金、喜勝悲的中醫含義,這種登高活動有很好的宣肺作用。
2.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九月寒露天漸寒,整理土地莫消閑”。秋收過後,除播種小麥、采摘棉花、刨紅薯外,還有翻地的農活要忙。除麥地、棉花地外,其他農田多閑置下來。此時溫度在零度以上,土地沒有凍結,易于使犁翻地,利用冬閑養養地。同時,翻地也可将埋于地下的越冬蟲及蟲卵晾到地表上,利用寒露以後溫度晝夜溫差大、夜間溫度低的特點,将害蟲及其蟲卵凍死,減少來年莊稼的病蟲害,正所謂“寒露到立冬,翻地凍死蟲”。南方地區,進入寒露才算進入真正的秋季。此時适合種植油菜等耐寒作物;單季晚稻行将成熟,開始收割;雙季晚稻則正處于灌漿期,需要間歇性灌水,以保持田間濕潤。這一時期作物最怕“寒露風”的到來。江南一帶有“人怕老來窮,禾伯寒露風”的說法。
其實“寒露風”是寒露節出現的一種低溫、幹燥、風勁較強的冷空氣,會使水稻灌漿受阻,空粒、黑粒增多,甚至出現“包頸穗”現象,降低結實率,或使稻株生長發育不良,導緻水稻減産。人們可于“寒露風”來臨前,采用施農家肥強壯株稈,加強田間灌溉,保持田間較高溫度等方法,使水稻免受“寒露風”侵害。當然,抗風的灌水深度因時因地而異。若白天無陽光、風大或夜晚,灌水深些;白天有陽光就淺些,或僅保持濕潤即可。風過後,須立即排水,避免漚黑禾根、造成株稈變軟,降低抗風能力。
3.飲食習俗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寒寒露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适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幹、鼻燥、皮膚幹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雲:“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
寒露時節注重飲食調養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将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将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常年寒露期間,華南雨量亦日趨減少。華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東部一般為30至40毫米左右。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響"三秋"生産,成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伴随着綿雨的氣候特征是:濕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着增加。但是,秋綿雨嚴重與否,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溝高廂等各種有效的耕作措施,減輕濕害,提高播種質量。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後是雪害最嚴重的季節之一,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生産,應該注意預防。
飲食養生,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必要的調整。總之,有幾點要特别注意。
1.适當多食甘、淡滋潤食品
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2.早餐應吃溫食
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
3.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于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于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于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議大家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确保健康。
tips:忌多吃辛辣刺激
辣椒在中醫裡被稱為“辛味食物”,具有很大的“發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因此,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寒露之際,身體最需要的是養陰補精,最忌陽氣洩露。吃辣過多,容易使得陰津損失且讓虛火傷身。
結語:看完本文我們應該知道,寒露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提防涼燥,預防感冒,因為感冒會引起很多的慢性疾病。我們平時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還要經常開窗戶通風,出門泡個熱水腳,平時加強體育鍛煉都是非常好的寒露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