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進出各種公衆場所,一定要先配合相關人員測量體溫。而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标準體溫是37℃,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測出來隻有36℃左右。
而網上也在盛傳,體溫低就是免疫力差,這是真的嗎?
1
體溫與人體免疫力的關系
其實,人類的體溫正在慢慢降低——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标準體溫已非200年前建立的37℃,而是36.6℃。
因此,若是測出來的體溫一直達不到37℃也是正常的。
不過,體溫與人體免疫力的确存在一定的關系。
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在他的《36.5度決定健康》一書中提到:醫學研究表明,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會降低30%以上;相反,當人處于亞健康狀态,如果體溫提高1℃,免疫力會增強5-6倍。不過若體溫超出正常範圍,這一結論則不适用。
也就是說,在正常體溫的範圍内(即36.46—37.14℃),體溫越高,免疫力也就越強。
那為什麼體溫低,免疫力會跟着下降呢?
1
體溫低,白細胞工作效率低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體溫低通常說明基礎代謝率比較低、血流循環減慢,輸送營養的速度變慢,這樣一來,白細胞的工作效率也就相應降低了。
白細胞不僅能抵禦外部病毒和細菌的攻擊,還能監測到體内的癌細胞,及時把癌變細胞殺死。因此,白細胞反應變得遲緩,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外來敵人(如病毒、細菌),使得機體更易感染甚至增加癌症風險。
2
體溫低,陽氣不足
從中醫的角度看,體溫低往往表示機體寒冷,體内陽氣不足或者陽氣的功能狀态不活躍,氣血運行受到阻礙,導緻各組織器官的供血相對不足,免疫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個體的基礎體溫是不一樣的,因此,相同的溫度,對于一個人來說,可能是正常的體溫不會引起不适,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就是發燒。
2
平均體溫下降的四大誘因
關于現代人平均體溫下降的原因,專家提出了以下幾個猜測:
1
缺乏運動的生活
現代社會,由于生活的忙碌,本來能堅持定期運動的就少;再加上各種交通工具、智能家電等在為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我們的活動量,肌肉使用的機會也随之減少。
而肌肉可産生40%以上的體溫,為重要的發熱組織;再加上,肌肉量減少,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這又進一步降低了體溫。
因此,小編建議大家能夠養成長期适度運動的習慣,每天抽出半小時快走、慢跑、跳舞等都不錯,但運動時心率在120-150之間比較好。
2
長時間坐着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很多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坐着的,下肢血液長期不循環,使脂肪在下半身堆積,易造成“大象腿”、“大肚腩”。
而人體肌肉,有70%集中在下半身,所以腹部和腿部的肌肉變少,會讓體溫變低,進而直接造成免疫力變差。
建議:除了減少久坐的時間、注重下半身的鍛煉外,我們還可以經常泡腳——一來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二來能夠驅散寒氣、疏松經絡、養護陽氣。
3
無處不在的空調
空調可謂是現代家家戶戶不能缺的東西,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很多人在空調房中一待就是一天~
而長時間處于有空調的空間内,出汗的機會越來越少,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接受刺激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時間一長,體溫調節中樞的靈敏度可能會有所下降,于是就有可能對基礎體溫産生影響。
建議:減少在空調房中的時間,并且夏季空調溫度最好控制在26℃左右,冬季調控在20℃左右,每開2-3小時就打開窗戶換換氣。
4
紊亂的腸道環境
腸道是重要的消化器官、排污器官,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因而腸道菌群會影響我們的消化、代謝以及免疫能力。若消化、代謝水平降低,基礎體溫就會下降。
此外,腸道菌群發酵分泌出的丁酸鹽可以誘導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和産熱,而若菌群紊亂,産熱也就減少了。
建議: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規律三餐;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常吃抗性澱粉;食用含益生菌的食物,必要時也可以服用益生菌補充劑。
3
體溫忽高忽低,誘因有四
體溫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可能忽高忽低,常見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
2
年齡因素
嬰幼兒正處于身體的快速發育期,體内的新陳代謝較快,體溫一般比成年人高些,隻要不超過37.5度就是正常的;老年人由于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
時間因素
一般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體溫最高,其變動範圍約在0.5℃-1℃之間。
不過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
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此外,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喝茶飲酒等均可使體溫産生波動,但一般波動範圍不超過1℃。
正确測量體溫
①靜息狀态下測
最好在早晚安靜狀态下測體溫。測體溫前建議不要吃飯、喝水、劇烈運動和冷熱敷。
②更推薦水銀溫度計,測腋下溫度
測體溫時,應先将體溫計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然後挾在腋下5分鐘。讀取體溫計數值時,眼睛應與水銀最高處在同一平面。
電子體溫計雖然便捷安全,但易出現誤差,可以在水銀溫度計測量出的體溫上進行加減,從而減少誤差。
一般情況下,口腔舌下溫度為36.3℃-37.2℃;腋下的正常溫度則是36.0℃-37.0℃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