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金良守(韓國文學評論家)
說起魯迅,現在每一個讀書的學生都知道他是一個文學家,寫了很多散文,而且很多現在依然是中學生必讀的文學作品。其實魯迅的成就遠遠不僅僅是寫了幾篇散文那麼簡單,他是我國20世紀的文化巨人,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魯迅,原名周樟壽,籍貫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早年去日本學醫但中途肄業,随後投筆從文,開始了他偉大的文學創作之路。從他的《狂人日記》開始使用魯迅這個筆名,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對當時中國的局勢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力。如今魯迅的影響依然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他的散文集,雜志等為我們熟知,供我們學習。
魯迅死亡之謎
魯迅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他的死有點蹊跷,如今成了一個謎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原因在于一名日本醫生。魯迅晚年身體一直不太好,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但不至于迅速緻命。
當時為魯迅治病的醫生是須藤醫生,是一名日本軍醫,此人素來有侵略的思想。當時魯迅是反對日本入侵中國,并且号召了有志青年一起抵抗,而魯迅的主治醫生須藤是一名日本複員軍人,右翼分子。曾經有人向魯迅建議不要找須藤看病,但魯迅沒有聽從,認為一名醫生不會有歹心,但此後不久魯迅就離奇去世了,這其中不免讓人有懷疑。
魯迅的遺囑
文人在臨死前留下遺囑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魯迅作為大文學家,他在去世前的一個月,在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死》一文,該文中詳細列出來自己死後的七大遺囑。
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斂、埋葬拉到
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糊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别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着别人的牙、眼,卻反對報複,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的七大遺囑,有幾條是寫給自己的,也有的是寫給他的兒子的。如第一條喪失收受不收錢,說明魯迅不想讓大家因為自己破費,但對于自己老朋友的心意,魯迅還是不能推脫的,這是來自自己老朋友的一份祝福。
不僅如此,魯迅希望自己的葬禮能幹淨結束,且不需要為自己搞什麼紀念性的活動等,說明他不希望自己去世後帶給他人更多的影響,讓大家管好自己的事情。不過魯迅的名氣很大,他的去世帶來的影響是他自己都無法預料的。在魯迅去世後,文學界宋慶齡,矛盾等人都對其進行了哀悼祭奠,舉辦了治喪委員會,有數以萬計的人前來祭拜他。
魯迅留給兒子的遺囑
在魯迅的七條遺囑中,有一條是專門寫給他的孩子的,就是第五條“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魯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才華,而從事文學家和美術家兩種職業,這是為什麼呢?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文學家和美術家兩種職業需要平時大量的積累,就拿文學家來說,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寫作等才能積累起來自己的文筆,這個過程十分枯燥,魯迅作為偉大的文學家,自己也是深有體會的。
美術家也是如此,雖然魯迅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家,但是他翻譯了許許多多的畫集,同時發表了很多美術論文,對美術行業也有很深的造詣,這兩個行業的入門和難度,不是一般人所能玩的。魯迅勸誡自己的子女沒有才華就不要從事該行業,意思也就是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講得非常有道理。
魯迅雖然已經去世了84年了,但他對中國文學以緻其他方面的影響巨大。如今我們依然在學習魯迅的散文,學習的愛國思想,從他留下的作品中,我們能了解他那個時代的場景,細細品讀,能感受到當時社會的變遷,更好地讀懂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