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龍燈簡介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叙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炀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于我國很多地方。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龍,其形有九:身似蛇,臉似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
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具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而我國自古即以農業立國,風調雨順對于生産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古人極力希冀得到龍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時舞龍和在元宵節舞龍燈的習俗。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元宵之夜,"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舞龍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樣式,主要有龍燈、布龍等。
龍燈也稱"火龍",這是流行最為廣泛的一種龍舞。這種龍由篾竹紮成龍首、龍身、龍尾,上面糊紙,再畫上色彩。龍身有許多節、節數可多可少;但必須是單數。
每節中點燃蠟燭;有的地方不點蠟燭,而是用桐油、棉紗或燈草做成的"油撚"。這種油撚燃燒力很持久,龍燈舞動時五光十色,始終不會熄滅。下面裝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龍前還有一人手舉紅色綢珠指揮龍舞。
如廣東陽江的《鯉魚化龍》,靈活奇巧,善于變幻,舞龍手身着可開可合的鯉魚皮,觀衆起先看到的是一條條戲水之魚,可随着明快的樂曲突然一變,魚兒成龍,然後一條口中噴火的鯉魚躍過龍身,象征"鯉魚跳龍門"之意。
布龍也稱"彩龍",主要在白天表演,節中不燃蠟燭,所以表演時騰飛歡躍,好似江海波翻浪湧,氣勢非凡雄偉,别有一功。舞龍時循勢連貫表現巨龍盤旋歡騰,動作非常複雜。
有的地方鬧元宵,各路龍燈彙集竟達百餘條,隊伍長達二三華裡。每條龍燈還伴有十番鑼鼓,聲聞十裡,甚為壯觀。在海外,至今仍有許多華人社團保留着耍龍燈的古老傳統,常為當地節日賽會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