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為什麼總是感覺疲倦呢
為什麼總是感覺疲倦呢
更新时间:2024-09-29 01:27:29

  炎炎夏季很多人總是感覺到身心乏力,身體疲勞,怎麼睡都睡不醒這樣的現象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了,大多數都會發生在男性和女性的身上,特别是現在的社會當中人們的工作壓力太大,加上生活的節奏加快,那麼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關系,為什麼總是感覺疲勞平時又該如何緩解呢!

  當您總是感到疲勞,且經充足睡眠後仍不能消除這種疲勞時,一種被稱為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現代病可能已在您身上悄然發生。這種現代病在當今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中是較常見的,以慢性持久或反複發作的腦力和體力疲勞為主要特征。

  有關資料顯示,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病率在全世界範圍内都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英國、美國分别有20%、14%的男性和25%、20%的女性總感到疲勞;在我國,40歲以上的白領階層中,身體超重者的慢性疲勞情況尤其突出。

  慢性疲勞綜合征多發生在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年輕人群中,醫務人員特别是護士的發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拟定的診斷标準,有如下臨床表現者應考慮慢性疲勞綜合征:

  (1)持久或反複發作的疲勞持續在6個月以上,這種疲勞多由體力或心理負荷過重引起,充足睡眠後仍不能消除。

  (2)原因不明的肌無力。

  (3)失眠或有多夢、早醒。

  (4)頭昏、頭漲、頭痛。

  (5)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

  (6)食欲不振。

  (7)不明原因的胸部緊縮感,肩背腰不适或疼痛,不定位的肌痛、關節痛。

  (8)心情抑郁、焦慮或緊張恐懼。

  (9)興趣減退或喪失。

  (10)性功能減退。

  (11)低熱。

  (12)咽幹、咽痛或喉部緊縮感,檢查咽部充血但無明确扁桃體炎症。

  (13)頸部可觸及腫大或壓痛的淋巴結。

  (14)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勞的各種器質性疾病。

  患者隻要有上述症狀中的8種,即可确診為慢性疲勞綜合征。

  對慢性疲勞綜合征關鍵在預防,着重強調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樂觀豁達的胸懷,正确對待和處理好上述各種不良的因素,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輔以藥物治療。

  如果不斷地出現疲勞,我們可以适當的少抽煙多喝水,平日裡保持适當的休息,注意自己每天要8個小時的睡眠,睡覺之前可以喝一杯熱牛奶适當的緩解自己的心情。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腎病怎麼保養腎
腎病怎麼保養腎
張換,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幹部病房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編輯腎勝的主要功能是排洩體内多餘的水分,通過清除代謝廢物和毒物包括很多藥物來淨化血液,并在血壓調節和骨骼生長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當腎髒有疾病時,排洩毒索減少,使得血液中...
2024-09-29
蜂蜜酒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
蜂蜜酒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
蜂蜜酒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增強體質蜂蜜酒有增強體質的功效,得益于蜂蜜酒中富含單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活性物質,這些營養物質不但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并能改善人體組織和器官功能,因此體弱多病的人群可适當喝些蜂...
2024-09-29
寄生樹有什麼功效作用
寄生樹有什麼功效作用
寄生樹有什麼功效作用?花椒樹上的寄生樹叫寄生枝,具有舒筋活絡,活血氣對血的效果用于筋疼痛病痛,肢體拘攣,腰背酸痛,跌打損傷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環,其總生物堿還具有抗腫瘤效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寄生樹有什麼功效作用?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
2024-09-29
減肥吃什麼最好
減肥吃什麼最好
減肥吃什麼最好?想要減肥的人,首先要适當的控制飲食,首先要注意多吃一些粗糧,如高粱,薏米,燕麥,這些都是可以這些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而且所含的熱量相對較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減肥吃什麼最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
2024-09-29
什麼是身體健康
什麼是身體健康
什麼是身體健康?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什麼是身體健康?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什麼是身體健康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處事樂觀,态度積極,樂于...
2024-09-29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