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歐教育理念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教師和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
安全範圍内,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很有耐性的去照顧、去幫助,不摻雜一絲的不滿和嫌棄;不會認為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做,不會說他這麼點道理都不懂。到了5歲左右開始,好像他什麼都該懂得一樣,我們會給他很多的要求:要求他要講究衛生、不能吵鬧、要早睡、自己控制玩耍時間、見到别人要有禮貌、懂禮儀、要懂得分享、分清好與壞……用太多太多“應該”的要求去禁锢一個幾歲的孩子。
然而,扪心自問,有些事情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有這麼高嗎?那為什麼對自己是松懈的同時,對孩子的要求卻是苛刻的?孩子的經曆太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需要我們去教他要怎麼做,一遍不行兩遍,兩遍記不得三遍,耐心是我們需要永遠補的課。
瑞吉歐教育理念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教師和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生活中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你批評他的時候他學習叛逆、你命令他的時候他學習辯解、你讨論别人的愚昧與無禮時他學習你的為人處世、孩子一次次測試你的底線、探索你的規則,你的态度就是他對家人和朋友的态度、你對待他的樣子就是他對待世界的樣子,你反饋給他的信息就是他理解世界的信息。
家長、老師和同伴的互動共同建構着孩子的認知,所以,我們在所有孩子面前要能控制或有意的調整自己的心态和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