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選一座城市穿越到過去,你會選擇哪座城市?
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話,備選城市或許會多到引發許多人的選擇恐懼症。畢竟,要考慮的實在不少。僅看約翰·裡德的《城市的故事》中對類似問題(背景條件是現代世界)的篩選條件就可略見一斑:
“問題的節點是‘生活質量’……報告評估了39項關鍵的‘生活質量’的決定因素,範圍很廣,從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及自然環境,到氣候、住房、公共服務、交通、醫療和衛生設施、學校、犯罪率、審查制度、消費品的實用性,還有餐館的大體水準及休閑娛樂活動等。”
而若按從古至今的時間線捋下來,從古代世界到公元第一個千年、再從中世紀世界、經早期現代世界到達現代城市時期,每個時間段都有多個城市脫穎而出,且每一個都獨具特色。隻能選一座城市,的的确确讓人有點兒為難。
但如果放棄大海撈針式地去挑選,而是從一個關鍵詞出發去了解,或許這個選擇的困難程度就沒有那麼高了。
關鍵詞:最佳出生地
英國著名曆史學家、遊記作家約翰 · 朱利葉斯 · 諾裡奇給出了他的一個答案:“如果有個人在公元7世紀出生,那麼長安肯定是他出生地的最佳選擇”。
王小波在《萬壽寺》中寫道:“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在長安城裡。”
公元827年,當白居易登上觀音台後,一下子被長安城的壯麗景色打動,于是寫下七言絕句《登觀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言簡義豐的短詩,既寫出了長安城宏偉莊嚴的氣勢,又表現了它甯靜神秘的氣質。
關鍵詞:神秘
說到神秘,不得不提的另一座城市是廷巴克圖。廷巴克圖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是馬裡帝國的重要城市,與之相關的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要數14世紀馬裡帝國君主穆薩一世在前往麥加朝聖的路上“揮金如土”的故事了。
廷巴圖克“黃金之城”的名号也是由此而來。穆薩一世以他的财富震驚世界,甚至導緻埃及的黃金價格暴跌。
《加泰羅尼亞地圖集》的細節圖,位于圖片右側的是馬裡帝國的君主穆薩一世。圖左有一個騎着駱駝、戴着面紗的圖阿雷格人,在他的左側有一座帳篷搭建的城市,那是西方人心中撒哈拉沙漠裡王城的模樣。
關鍵詞:人就是尺
同樣是14世紀,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卻是另一番圖景。想切身體會“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個著名的人文主義理念,去佛羅倫薩就對了。
魯内萊斯基、多那泰羅、馬薩喬、桑德羅·波提切利、韋羅基奧、列奧納多·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這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都與佛羅倫薩脫不開關系。
文藝複興時期的佛羅倫薩
關鍵詞:魔幻
時間跳轉到16—17世紀,有一座擁有獨一無二“魔幻”氣質的城市也讓人十分神往,那就是由不按套路出牌的魯道夫二世執政的布拉格。
黃金巷:魯道夫二世在布拉格城堡的周圍為煉金術士和金匠建了一排小巧的房屋。在這些小屋裡,煉金術士和金匠會做實驗來制造長生不老藥。
“陛下隻對巫師、煉金術士、喀巴拉派(猶太教神秘主義教派)教士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人感興趣。他為了搜羅寶物、獲取秘密,用損招打擊對手,向來不吝重金……他還有整整一屋子的魔法書……”
拜這位“奇葩”皇帝所賜,布拉格告别了中世紀,走到了文藝複興思想的最前沿。
意大利畫家朱塞佩·阿沁波爾多創作的魯道夫二世的肖像畫
關鍵詞:自由平等,購物天堂
見識了神秘、魔幻的城市,像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那樣以人人平等為風俗習慣的包容萬象的城市,就讓人覺得格外親切。
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教授西蒙·沙馬這樣寫道:
“有些人也可能是為了自由而來到阿姆斯特丹的……為那些被限定在貧民區(猶太人居住區)或是隻被允許過着掩人耳目日子的猶太人等提供生存空間,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城市能像阿姆斯特丹這樣容得下他們了”。
阿姆斯特丹的親切還體現在它幾乎能滿足當時各種人的購物需求——阿姆斯特丹的商品應有盡有而且價格更為便宜,全世界的人都來到阿姆斯特丹購物,感受這座為滿足人們欲望而建造的城市的浮華。
“阿姆斯特丹确實已經發展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商業中心,所以法國王太後瑪麗·德·美第奇根本不需要再去别的地方買她想要的東西,比如東方的香料和瓷器、美洲帶有香味的煙草、伊比利亞的鋼和皮革、土耳其的地毯、波斯的絲綢、俄羅斯的貂皮,也許甚至有皇家動物園中需要的珍奇動物……”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尤其對愛書的人來說,阿姆斯特丹是當時的自由出版中心和國際圖書貿易中心。
一幅出自荷蘭作家奧爾費特·達佩爾寫于1663 年的關于阿姆斯特丹的史書的版畫。
關鍵詞:浴火重生的傳奇
一位近代經濟史學家曾指出,17世紀的倫敦人對污穢生活的容忍是他們能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之一。
英國作家塞缪爾·佩皮斯在他1660年10月的一篇日記中寫道:“下樓走到酒窖……我踩到了一大堆糞便,原來鄰居特納先生的茅廁已經滿了,糞便溢到了我的酒窖裡。”1666年的倫敦大火,成了倫敦發展曆史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1666年9月2日淩晨,由倫敦布丁巷一間失火的面包鋪引發了連燒4天的倫敦大火。87座教堂、44座同業公會會堂、皇家交易所和倫敦市政廳都在這場大火中遭到了破壞。誰能想到,這場大火成了倫敦曆史的關鍵節點。
一批擁有驚人才華的人投入到了大火後的城市重建中,其中,建築師克裡斯托弗·雷恩為倫敦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他設計了52座教堂、指導重建了聖保羅大教堂、2所醫院、還建造或協助重建了36幢同業公會的大樓。
如果能回到17世紀末的倫敦,就能看到倫敦從一座中世紀小城轉變為一座現代之城經曆的種種風起雲湧。而見證一座城市鳳凰涅槃式的轉變,無疑是令人震撼的。
在倫敦大火之後的五十年中,克裡斯托弗·雷恩負責修建了新的聖保羅大教堂和數十個教區教堂,幾乎每一座教堂都帶有塔樓和尖頂。倫敦的天際線就是個建築奇觀,這讓它有别于世上其他任何城市。
回溯曆史長河,還有太多城市可以被列入值得穿越的名單中。但是,我們為此興奮的同時,也沒辦法忽視掉一個令人唏噓的事實——相比于長存至今的城市,有更多的城市隻停留在了曆史之中。
正如《城市的故事》中寫到的:“這樣的例子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偉大城市的曆史都因此而起伏不定。城市的出現就像是地球表面冒出的泡泡,漲大,破裂——一些徹底死亡,另一些休養生息然後再次崛起。”
很遺憾,成為“往事”的那些城市已經不可追。而當“現在進行時”城市的輝煌(即将)不再時,我們是否應該像E.B.懷特在《這就是紐約》結尾所寫的那樣:“‘必須拯救它,拯救這一棵樹。’如果它不複存在,一切都将隕滅——這座城市,這個怪異而又神奇的典範,如果擡頭望去,消失不見,人将心如死灰。”對那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滿懷複雜情感的它依然保有希望呢?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又需要另一番思考了
那些關于曆史上偉大城市的非凡故事、關于已經隕滅的偉大城市,如今可以在約翰·朱利葉斯·諾裡奇編著的《偉大的城市:70座閃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輝之城》中了解到。
這本書筆觸遍及6大州,跨越曆史5000年,巡禮了70座偉大的城市,相信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那個你想穿越的最佳目的地的!
你最想穿越到哪個城市?
評論區說說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