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陰曆七月已快過去,想想離“關巷口”也沒幾天了,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河洛語中的一些鬼話吧。
“你在搞什麼鬼?”這句話用河洛語怎麼說呢?
最普通最普遍的河洛語表達是:“汝在創什-兒涎 li/lu li con sa xiao?”或者“汝在創哪-兒涎 li li con na xiao?”
記住,河洛語的“you(英語)”的本字是“汝”而不是“你”:
汝,【唐韻】為人渚切,人lin 渚ju/ji=lu/li,從海陸豐到泉州最北部,“汝”的發音大概就在lu和li的範圍裡變化(潮汕、緊鄰潮汕的漳州诏安和泉州都大緻發luN的濁塞音,這大概是河洛語最早期讀音的一個留存,而漳廈台則基本發li的清音,廈門湖裡區和其它一些地方發lu音);
而“你”字在【廣韻】是乃裡切,音“ni”,與起源字“爾”同音,閩台四地說到對方時都沒有發這個音,所以“你”不是li/lu的本字,“汝”才是;
“創con”字好理解,創造創造,創就是造,造就是創,在英語裡就是do或者make的意思,河洛語白話說“創”,而普通話主要說“造”,比如“你造什麼孽”;(記住了,con的本字是“創”而不是“弄”,弄的白話音是lan,比如弄猴兒 lan gao a,文讀音為lon,不能搞錯哦)
“什”與“兒”,河洛語音sik a=sa,即兩字快速連讀而切韻成類似“啥”的音,其實普通話的“啥”也是從“什兒”來的,北方朋友們,這裡要有掌聲哦。
最後一個字“涎”,大家都知道“垂涎三尺”這個成語吧,就是口水的意思,作口水解的時候,相應的河洛語讀音是“xiauN/xiuN”,“澹澹涎涎dam dam xiauN/xiuN xiauN/xiuN”就是潮潮的濕濕的液态迹象明顯的意思。但“涎”字在上面這句話裡是發“xiao”的音,且另有它意,但先不在這裡解釋,因為有些上不了台面。(這句典型閩南話在男子之間的日常問候中其實并沒有多少粗魯的意味,反而帶有些親密和戲谑的意思)
還有一個更貼近普通話意思的河洛語的表達是“汝在變哪兒魍 li li biN na man”或“汝在變什兒魍 li li biN sa man”。看到沒有,鬼來了,“魑魅魍魉”大家是不是有點兒熟悉?四個都是傳說中的鬼怪,魍,音同網,河洛語音即為“man”,很多人誤解為“蠓兒man a”(即蚊子的意思)的“蠓”,但“你在變什麼蚊子”是完全說不通的。所以其實”變魍”就是“搞鬼”,隻是是沒人告訴你而已。這句話在漳台兩地會比較經常被使用,泉廈貌似略少。所以普通話“搞什麼鬼、搞什麼怪、變什麼花樣”就是河洛語的“變什麼魍”,這樣搞明白了嗎?講給人家聽的時候要說是我說的哦,不是鬼說的哦。
河洛語另外還有比較近似的說法,如“汝在魔神li li mau xin?”(意思為你瘋了你颠了?)、“汝是在起魈抑毋是?li xi li qi xiao a m xi”(意思為你是不是瘋了颠了)、“汝在講什兒魈話 li li gon sa Xiao wei”(意思是你在講什麼鬼話、瘋話),看看又來了兩個鬼。
“魔神 mau xin”的意思比北方話的“魔怔了”稍為強烈一些,在漳州和台灣說的人比較多。
魈,【唐韻】為相邀切,相xion/xian 邀yao = xiao,也是一種山中的鬼怪,相關解釋如下:
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晉· 葛洪《抱樸子·登涉》
“起魈”就是“發瘋”的意思,“魈兒 xiao a” (其中的“兒”發音類似英文的第一個字母a,清音)就是“瘋子”的意思,“魈”比較多地見于泉廈兩地的日常話語中,台灣也常見,漳州就比較少這種講法。
你看,閩南人就是這麼輕松帶微笑地說着鬼,完全不當一回的哦。
OK,我真的是鬼話連篇,打住不扯了。
鬼月天氣有時會比較惡劣,這不台風又來了,各位朋友注意安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