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在母體裡需要九個月的發育,不吃不喝的,靠什麼來維持正常的發育營養。主要是靠胎盤從母體裡吸收營養,有一個臍帶把胎兒和胎盤連在一起,随着胎兒的發育成熟,胎兒從母體裡分娩出來,胎盤和臍帶也一起被分娩出來。胎盤和臍帶從新生兒誕生那一刻起就失去了作用。
新生兒從出生就要把臍帶從肚臍上剪去,需要留一到兩厘米的殘端,殘端往往在生後1-3天内幹枯脫落,此後臍内血管收縮,臍部皮膚向内牽拉而凹陷,形成臍窩,即平時所說的肚臍眼。
新生兒臍帶的護理應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臍帶未脫落之前 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内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緻敗血症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幹燥,特别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濕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隻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
臍帶脫落之後 臍帶脫落後臍窩内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以前曾經有人主張局部塗1%的甲紫(紫藥水),因甲紫有殺菌、收斂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時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卻窩芷着膿腫,故現在多數主張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簽消毒。
養育一個新生寶寶,最重要的是喂養和護理。新生兒的臍部護理,是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一環。 希望媽媽們要重視,臍部護理要注意臍疝, 有些新生兒,臍帶脫落後在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園形腫塊,這就是臍疝。如果沒有感染可以不管它,會自己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