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其他季節而言,人們更需注意養生保健,但或許是習慣使然,或主觀臆想,或受誤導,不少人都走進了夏季養生保健的誤區。誤區一:衣服穿的越少越涼快。誤區二:太陽鏡顔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相對其他季節而言,人們更需注意養生保健,但或許是習慣使然,或主觀臆想,或受誤導,不少人都走進了夏季養生保健的誤區。
誤區一:衣服穿的越少越涼快
一般來說,夏季衣服覆蓋面積越小,身體散熱也越快,因而愈覺得涼爽。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以為“盛夏酷暑時打赤膊最涼快”。研究表明,赤膊隻能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打赤膊會感覺更熱。從這個意義上說,越是暑熱難熬之時,男人不應打赤膊,女性也不要穿過短的裙子。
誤區二:太陽鏡顔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
夏季行走或騎車,戴上太陽鏡的确感到一種“涼意”,尤其中午烈日炎炎,許多人都認為太陽鏡顔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鏡片顔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眼睛因看東西吃力容易受到損傷,不能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專家建議,夏季選擇太陽鏡的标準是:鏡片應能穿過15%~30%的可見光線,以灰色和綠色為最佳,這樣,不但可抵禦紫外線照射,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透視外界物體顔色變化也最小。
誤區三:“沖涼”最舒服
“沖涼”,專指那種大汗淋漓,擰開自來水龍頭就沖洗的降溫方法。多數人都認為此法爽心健體,殊不知,這種“快速冷卻”的冷水浴,常常會“快活一時,難受幾天”。炎夏,人們外出活動時吸收了大量的熱量,人體肌膚的毛孔都處于“張開”的狀态,而“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熱量不能散發而滞留體内,從而易引起高熱症。同時,“沖涼”之時,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也容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沖涼”過後,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也容易“乘涼而入”。因此,夏季外出回家後,應先讓自己出汗,待身上的暑熱散發過後,再用毛巾擦拭或采取其他清涼措施。
誤區四:喝啤酒能解暑
大熱天,當啤酒(特别是冰鎮啤酒)喝進嘴裡的時候,的确有一種涼爽的感覺。但是,多喝照樣能使人感覺口幹咽燥、全身發熱。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也會持續不斷,口渴出汗現象将會加重,不僅達不到解暑目的,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會造成工作中的差錯、事故。
誤區五:空調保持恒溫狀态
許多人家在夏季使用空調時,都将溫度定在某一個值上,以盡可能地使居室保持恒溫或準恒溫狀态。其實,醫療氣象學家通過試驗發現,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态”,從而逐漸适應溫度的較大變化,提高人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至于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從這個意義上說,空調也是一種保健品。當然,開始利用空調進行這種調節時,整個居室的溫度調節幅度應控制在3℃~5℃之間;半個月後,幅度可逐漸提高到6℃~10℃。溫度變化也不要太突然,而是要平穩地提高或降低(每次調節以1℃~2℃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