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折增生是讓我們很多人都頭疼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現如今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這種疾病帶給我們的疼痛是非常大的,而且對于我們的行走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可能大家對于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膏藥及方法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膏藥及方法吧。
1.手法複位:治療骨折方法中,手法複位應用最廣泛,也較安全。複位後,必須認真地檢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長短,是否已恢複正常。在給予适當有效的外固定後,進行x線透視或攝片,以确證複位結果。如複位不良,根據需要,再予以矯正。
2.牽引複位:牽引既可用為複位的方法,又是維持複位的措施。主要用于手法牽引不能複位、或複位後不穩定的骨折。
3.切開複位: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應慎重選擇,必須嚴格掌握适應證,防止濫用。如下幾種情況可做為切開複位的參考指征:
累及關節面的骨折,手法複位不能達到關節面良好對位者。
骨折後,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縮,使骨片移位,不易對合者。
骨折端剪式傷力大,血液供應差,骨斷端需要嚴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頸囊内骨折。
骨折斷端間有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經等嵌入,手法複位失敗者。
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複位困難者。
長骨骨幹不穩定性骨折,手法複位不滿意,又不宜應用牽引方法治療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較好的療效。
骨折伴有肢體主要血管斷裂,治療中應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體斷離。
骨折不連接或發生畸形愈合,功能恢複不良者。
二.固定
合适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關鍵之一。它可繼續維持骨折複位後的對位對線,又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轉力和成角的活動。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兩類,骨折複位後,用于傷肢外部固定的為外固定,有小夾闆、石膏繃帶、持續牽引等。骨折複位後,用于傷肢内部的固定為内固定,有螺絲釘、鋼闆、三刃釘、髓内針等。内固定後,常需借助外固定作短期或長期的協同固定,使療效更為确實。
以上内容為我們介紹了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膏藥及方法,相信我們大家對此應該都已經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這種問題我們一定不能大意,應該積極的配合醫生盡快的進行治療,同時需要我們日常進行一些必要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