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白馬青牛的傳說
白馬青牛的傳說
更新时间:2025-02-23 01:36:44

  白馬青牛的傳說

  橫貫遼甯和内蒙有兩條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西拉沐淪河起源大興安嶺的南端,老哈河自遼甯的醫巫闾山西下,兩條河交彙,流入大遼河,是遼河的上遊。

  西拉沐淪河,契丹語[潢水]之義;老哈河,[土河]之義,兩河為大遼河上遊,契丹族就在兩河流域繁衍生息,并流傳着一個美麗的神話。

  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覺得雲霄之上的生活枯燥寂寞,她乘雲來到人間,坐着一頭青牛來着的車,從“平地森林”這個地方,順潢水順流而下。

  一位“神人”,乘着一匹白馬,從“馬盂山”順土河向東走來。坐青牛車的天女和騎白馬的神人在潢水和土河的交彙出[木葉山]相遇。天女和神人,松開白馬,叱走青牛,滿懷喜悅,相對走來。

  此時,天降花雨,地生靈芝,白花齊放,白鳥争鳴。萬裡藍天,祥雲飄蕩,群山披翠,大地升起一片祥瑞之氣。

  天女和神人在這普天同歡的日子裡,攜手相親,花香傳遞心聲,鳥語傾訴情懷,男歡女愛,天作之合,這就是契丹族關于自己始祖的傳說。

  契丹人非常重視這個傳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經在[木葉山]建“始祖廟”。奇首可汗[神人]在南廟,奇敦克汗[天女]在北廟,歲歲供奉,祭祀不斷。每有戰争,必祭告于此,以求戰事捷順。

  關于契丹民族的生活,還有個有趣的傳說。

  契丹的一個首領叫喎(Wai歪)呵,頭上戴着野豬頭,身上披着豬皮,住在帳篷裡。後來他的妻子偷了他身上披的豬皮,喎呵就從此不見了。

  契丹群衆又推舉了一個首領,叫晝裡昏呵,他養了二十頭羊,一天吃十九頭,留下一頭;第二天仍然有二十頭羊,他又吃了十九頭,留下一頭。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過去了,他還是有二十頭羊。

  這兩個故事很離奇,當然絕不會是真事。不過從這兩個故事裡可以看出契丹族那時正從狩獵生活向畜牧生活過渡。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乘人之危的成語典故
乘人之危的成語典故
“乘人之危”的意思是趁别人危難之時去要挾或打擊。這一成語源于《後漢書·蓋勳傳》東漢時,蓋勳因為人正直,才華出衆,被舉為孝廉,任漢陽郡長史。蓋勳所在的郡屬州刺史梁鹄管轄,而梁鹄又是蓋勳的朋友。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屬官蘇正和...
2025-02-23
月亮為什麼每天的形狀是不同的
月亮為什麼每天的形狀是不同的
小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到老人和我們說,不可以用手指月亮,因為被月亮姐姐知道了是要掉耳朵的,而且這個習俗呢,它是分南方和北方的,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首先這個風俗呢是從道家學派傳出來的。古人認為月亮對農業生産會有很大的幫助,能夠保佑農民的莊稼長得更好...
2025-02-23
我們的節日元宵夜
我們的節日元宵夜
元宵,又叫上元節。元,開始的意思;宵,夜晚。元宵,就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中國的節日,有兩個日子比較集中。首先是農曆月和日數字相同的日子,比如一月一(春節)、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九月九(重...
2025-02-23
小年的來曆
小年的來曆
小年的來曆?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在北宋時,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節”,意為立春前後,年節之交南宋時則稱為“小節夜”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竈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年的來曆?...
2025-02-23
中西方不同的節日習俗
中西方不同的節日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的差異1、來源不同:中國節日起源于農耕文化,西方節日起源于宗教。2、信奉的對象不同:中國節日敬奉的是生活化的神靈和祖先,西方敬奉的是上帝、真主。3、節日關聯的對象不同:中國節日與節氣時令關聯,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
2025-02-2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