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時節話養生
立秋時節話養生
更新时间:2024-10-11 16:24:30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着秋天的到來。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的。從其氣候特點看,立秋由于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後,很多地區仍處于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氣象資料表明,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氣才真正能涼爽起來。

  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丢”,“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幹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谷不熟還必緻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幹旱。

  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還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們都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此時也是軍士們開始勤操戰技,準備作戰的季節。由此可見立秋日為何種天氣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此乃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告誡人們,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要想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就要順應之,遵循之。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循漸進的過程,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具體地講,把中醫理論中,事物屬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類歸納: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宮、商、羽);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化(生、長、化、收、藏);五氣(風、暑、濕、燥、寒);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人體中的五髒(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種形體(筋、脈、肉、皮毛、骨);五種情志(怒、喜、思、悲、恐);五聲(呼、笑、歌、哭、呻)。由此可見,秋内應于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一、精神調養:要做到内心甯靜,神志安甯,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适應秋天容平之氣。

  二、起居調養: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情況。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适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三、飲食調養;《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适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适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運動調養: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後,于室内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裡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腭,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複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立秋食譜: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淨細切後,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後,滗出藥汁,再複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并後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将大米洗淨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适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姜15克,蔥适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裝紗布袋内,紮口;大棗洗淨待用。豬肘刮洗幹淨入沸水鍋内焯去血水,撈出待用。姜、蔥洗淨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粘,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内即成。

  [功效] 補脾潤肺。對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病後體弱者由為适宜。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荠10粒,檸檬1個,白糖适量。

  [做法] 蘋果、鴨梨、菠蘿洗淨去皮,分别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荠洗淨去皮,楊梅洗淨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鍋内燒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醋椒魚:

  [配料] 黃魚1條,香菜、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黃魚洗淨後剞成花刀紋備用,蔥、姜洗淨切絲。油鍋燒熱,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撈出淋幹油;鍋内放少量油,熱後,将胡椒粉、姜絲入鍋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内,散上蔥絲、香菜;鍋内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内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貼福字的曆史由來
貼福字的曆史由來
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漢字的一筆一畫蘊藏着極為豐富的内涵。這個字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字之一,“福”字指福運、福氣、福星、福份、福祉、福至心靈、幸福等等,逢年過節,都會在門上、窗戶上貼上“福”字,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配圖福...
2024-10-11
為什麼稱呼上海為魔都
為什麼稱呼上海為魔都
上海“魔都”的稱謂來自日本。“魔都”一詞是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上海的别稱之一的。一直到今天,它都被用來形容上海錯綜迷離的世相。“魔都”一詞的最早出處是1924年出版的一本叫做《魔都》的書,日本作家村松梢風的代表作。《魔都》書中描寫了中國租...
2024-10-11
農曆和陽曆的區别
農曆和陽曆的區别
農曆和陽曆的區别?時間不同:農曆是平年十二個月,全年時間為354天或355天而陽曆是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個閏年,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農曆和陽曆的區别?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農曆和陽曆的區别時間不同:農曆是平年十二個月...
2024-10-11
黃曆裡移徒是什麼意思
黃曆裡移徒是什麼意思
黃曆裡移徒是什麼意思?移徒,漢語詞彙本為“移徙”,指搬家、遷移住所的意思因“徙”字與“徒”字相近,古人在書寫與辨認時出了錯,後來便逐漸有了“移徒”,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黃曆裡移徒是什麼意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黃曆裡移...
2024-10-11
端午節的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今...
2024-10-11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