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首個節氣,立春。一進立春後,氣溫逐漸回暖,萬物開始複蘇,被整個寒冬侵襲的人們,也都躍躍欲試的想要甩開膀子,跑到戶外潇灑的鬧騰一回。可是,稍不注意就會被各種春季病盯上了,讓人無心再去享受春天的風光。
那麼,剛進春季後,到底該怎麼保護身體、預防疾病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探讨一下立春後的養生小常識。
不要過早減衣服
今年的立春在春節前,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還比較低,但是立春後的氣溫将會逐漸回暖,溫差也将越來越大。
很多人都想在孩子寒假期間,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帶上全家人一起出去遊玩、賞風景。因此,能夠早點脫下厚重的冬衣,換上輕薄的春季衣服,輕松上陣、輕松出遊,也成為了不少人的心聲。
然而,俗語有言“春捂秋凍”,意思就是春季要多穿點衣服保暖身體,秋季要少穿點衣服适當凍點。養生學家們也指出,立春後的氣溫還不穩定,“乍暖還寒”時,人最容易生病。
春季是萬物生長的時期,人體因為春季氣場、磁場的變化,人體各項機能在春季也會表現出“慵懶”的狀态,抵抗力會有所下降。稍微受點風寒都可能引起疾病,所以剛進入春季的時候不能急着脫掉冬季的衣服。
若是因為在戶外運動、遊玩出汗了,那也不要輕易的就脫掉外套,或是敞開外套吹涼風,稍不注意就會誘發感冒、咳嗽等疾病。出汗後應及時将汗液擦拭幹淨,坐下來安靜的休息一會兒,待身體各項機能恢複穩定再運動或是玩耍,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身體健康。
對于南方的人而言,立春後就會明顯的感覺到“早晚涼”的氣溫變化,那就該做到及時添加衣服。中午氣溫高的時候,要以身體實際适應情況為準,适量的減少一些衣服,不能盲目的跟風,别人脫自己也脫。而早、晚氣溫較低的時候,就該穿好厚衣服,做好保暖。千萬不能等到要感冒的時候,再添加衣服。
預防春季常見病
春季不僅是萬物複蘇的時期,也是各類細菌病毒高速繁殖生長的時期,患有各類春季常見病的人,也就會相繼出現并呈現出增長的态勢。所以,我們應該早做預防,不要讓疾病損害我們的健康。
過敏或傳染病
春季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各種過敏和傳染病,有些人對于春季新生的植物、風絮等會出現不同的過敏症狀,如頭暈、焦慮、皮膚紅腫、瘙癢、食欲下降、關節疼痛等症狀。還有些人因為春季病毒的飛播傳染,會引發感冒、流腦等呼吸道傳染病,或是荨麻疹、肝炎、水痘等傳染病。
因此我們得提前做好各項預防工作。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氣流通,經常開窗戶通風,保持室内幹淨衛生、濕度合理,讓人生活在舒服健康的環境中。
養成衛生的習慣。餐前餐後要洗手,這對于孩子來說,家長要做好監督和幫助的工作。若是家有嬰兒的,老人或是成年人從室外剛回到家中,要先洗手換身衣服,再抱孩子。
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因為過敏或是傳染病在前期都是不易被發覺的,而人流密集的地方也是細菌病毒最密集的地方,所以,盡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場所,老人孩子更應格外注意。
加強體育鍛煉。多種呼吸道疾病都是因為抵抗力差造成的,所以在春季的時候,人們應該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加強體抗力從而更好的對抗疾病。
肝肺疾病複發
春季各種患有慢性肝肺疾病的人,容易因為氣溫的變化、空氣環境的變化,誘發疾病的生成或複發。
所以,對于易“燥”易“咳”的人來說,春季飲食調理則顯得相當重要。春季應多吃甘味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瓜果蔬菜,補充身體所需的各類營養元素,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以防引起上火傷身。
其次,保持室内通風,增強體育鍛煉,對于患有慢性肝肺疾病的人來說,也是有效的預防疾病複發的方法。
結語:雖然季節已經進入立春的模式,但是剛進入春季,天氣“乍暖還寒”,人們不能過早的就減少衣服,要以“春捂”為原則,提前做好各種預防春季常見病的工作,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病菌侵體的可能性,從而更好的保證在春季也能有個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