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時期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蟄時期需要養藏哦。那麼驚蟄時節該如何養生呢?你知道驚蟄養生要注意哪些方面麼?下面我們就去下文了解一下驚蟄養生方法吧!
驚蟄養生
【預防篇】
感冒易發多吃蔥姜蒜
提醒一:驚蟄時節流感、肝炎多發
盧秉久強調,驚蟄時節陽氣生發,但與此同時,這個時節也是感冒、流感、肝炎、風疹等病毒傳播的時節。另外,在這個時候,也是人體内部陽氣特别容易“受傷”的時候,一旦傷及,很容易導緻胃疼、腹瀉等疾病,因此要從這幾個方面注意。從西醫角度來講,細菌病毒也在這個時候活躍,容易導緻病毒傳播。因此,在這個時節,更應該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提醒二:蔥姜蒜是“速效感冒片”
據盧秉久介紹,蔥姜蒜,又叫食物中的“速效感冒片”,并且還有生發陽氣的作用,在預防感冒時,可以适當地多吃一點。比如日常做菜可以多放一些,這樣也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方法一:運動
提醒:運動易生發陽氣
盧秉久表示,驚蟄是陽氣上升的時節,人們要抓緊這個時間激發體内的陽氣。而運動,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比如在上午進行适當的活動,就可以激發體内陽氣上升。盧秉久表示,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講,不适合起早運動,建議将運動時間延後到11點以後,這樣能給心血管一個适應的時間,不緻于發生心血管意外。
注意事項:禁忌大汗
運動就要出汗,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實際上,盧秉久表示,大汗對于人體陽氣也是一個消耗,反而起到反作用。因此在運動時,一定要達到微汗即可。
方法二:保暖
提醒:經絡、關節受寒緻疼痛
驚蟄養生的第二個方法,就是保暖。盧秉久表示,不要小瞧這個保暖,民間的說法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尤其在驚蟄時節,陽氣生發,更加忌諱經絡關節受寒。
注意事項:膝關節、足部是重點
盧秉久表示,針對容易出現陽虛的女性來講,兩個部位特别需要注意,一個是膝關節,一個是腳。
【起居篇】
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時節,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困”。專家稱,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随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春雷響,萬物長”。專家稱,春天萬物複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悅,同時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保持身體健康。
1.在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有利于身體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可推動血氣運行,溫補髒腑,安神甯心,消除一天的疲勞,利于入睡。
【食補篇】
多吃清淡食物适當進補
提醒一: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由于驚蟄後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所以人們需要進行飲食調養,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或病毒的侵襲。驚蟄節氣是傳染病多發的日子,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發生,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
維生素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維生素c的攝入能夠明顯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水蘿蔔、辣椒、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紅菜薹、油菜薹、甘藍(圓白菜)、菜花、西蘭花、芥菜、芥藍、菠菜、蘿蔔纓、木耳菜、香菜、苋菜、蘆筍、白薯葉、山楂、黑加侖、沙棘、柑橘、刺梨、番石榴、桂圓、荔枝、木瓜等。
驚蟄的飲食原則是保陰潛陽,可以适當選用一些補品,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一般應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鹌鹑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荠蘿蔔汁、枸杞蛇肉湯、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提醒二:多吃小米和黃豆芽
驚蟄養生的重點,也是人們最重視的,就是食補。對此,盧秉久指出,驚蟄養生的食物選擇特别重要,應該放在能夠激發人體陽氣的食物上。比如谷類,性平偏溫,具有生發陽氣的作用;另外,還有黃豆芽,因黃豆性平,屬于中性,可是生芽以後就變成溫性。
注意事項:陽盛、陰虛人群不适合此法
對于陽盛、陰虛人群來說,平時總是以燥熱、汗多、脾氣大、心煩意亂為主,這類人群不适合這個補法,因為反而會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多吃陽性食物,對于陽虛,也就是手腳容易涼,比較容易受寒的人群适用。
驚蟄時節養生小常識
蟄時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精神、飲食、起居的調養。《黃帝内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志生。”這是說,春天萬物複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對于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的地區要注意保暖。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應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
飲食調養要根據節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主要以“春夏養陽”為原則,可适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
據曆書中記載:“鬥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由于驚蟄時候天氣轉暖,雨水漸多,人們除了出現困乏無力、昏沉欲睡的“春困”症狀外,還會在這時節容易感染肝病、痄腮、流感等疾病。
特别提醒,驚蟄應該多食補腎增強免疫力的東西,讓病毒、細菌遠離人體。在中醫看來,不同體質的人養生方法也不一樣,市民必須分清自己的體質,切勿亂吃亂補,避免弄巧成拙。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驚蟄該如何養生了吧!還有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适合驚蟄養生的食物,大家在驚蟄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