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大口吐奶
嬰兒大口吐奶
更新时间:2025-04-03 17:46:04

  生完小寶寶的媽媽除了享受生子的喜悅之外,小寶寶本身還會出現一些常見的并發症,小寶寶發病有很多症狀,比如說常見小寶寶吐奶就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很多媽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小寶寶吐奶除了一種腸道性的疾病還有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發的吐奶現象,還有可能是因為攝入食物問題,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嬰兒大口吐奶是怎麼回事。

  嬰兒吐奶呢主要是有兩種方面的原因所導緻的一種是胃腸道的一個症狀,還有一個全身性的症狀比如說日常生活中嬰兒發熱都會引起嘔吐這種症狀,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症狀的話不難就是由于另一個方面引起的就是喂食太飽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緻:

  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于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内。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贲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贲門比較松馳,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當胃内食物稍多時,可以沖開贲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贲門處,破門而出。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贲門處。由于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贲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連續吐幾次,每次喂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所以要在大口吐奶時需要兒媽媽們所做的就是第一個是檢查是否是胃腸道疾病的一個症狀,第二個是檢查是否是因為喂的太飽,但是因為由于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因為嬰兒的胃腸道發育并不是很完全,每次喂奶的時候呢應該額應該是采用平卧的方式不要,可以少食多餐進行喂奶。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孩子腦袋後邊的旋為什麼不能碰
孩子腦袋後邊的旋為什麼不能碰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一歲的寶寶頭頂上會忽閃忽閃的?看着好吓人!《西遊記》裡跟這個叫天靈蓋,但一般醫生跟忽閃忽閃的那塊叫“囟門”。所有新生寶寶的頭頂都有2個柔軟的地方,就是囟門,就是老人們千叮咛萬囑咐,我們打死也不要使勁兒碰的地方,如果碰到...
2025-04-03
小孩口吃矯正的正确方法
小孩口吃矯正的正确方法
小孩有點結巴怎麼糾正,兒童口吃怎麼矯正法。口吃的存在總是會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口吃的存在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人際交往,口吃的發生在不分年齡段的,無論是成年人或兒童都是有可能會發生口吃的,一般兒童五歲之後就可以為孩子矯正口吃。小孩有點結巴...
2025-04-03
嬰兒如何補鈣最好方法
嬰兒如何補鈣最好方法
嬰兒如何補鈣最好方法?嬰幼兒補鈣最好是多吃一些母乳,多吃一些含鈣的嬰幼兒奶粉,其他的食物補鈣也可以,但是母乳補鈣和配方奶粉補鈣還是最好的寶寶吃母乳和奶粉是必須的,同時還需要盡量多吃一些蔬果,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嬰兒如何補鈣最好方法?跟着小...
2025-04-03
嬰兒遊泳館怎麼經營
嬰兒遊泳館怎麼經營
嬰兒遊泳館怎麼經營?随着疫情的逐步穩定,又有一部分創業者準備進入嬰幼兒遊泳館,開店做生意,逃不開的話題就是賺錢,沒有利潤就無法保證門店的正常運營,更談不上發展,但是新開的嬰幼兒遊泳館,要怎麼才能在市場上存活下來呢,我們愉悅寶貝遊泳館總結了一...
2025-04-03
嬰兒哪四個部位不能摸
嬰兒哪四個部位不能摸
孩子出生後,很多老人說:“小孩的心頭門摸不得,否則會變啞巴。”這裡的“心頭門”指的就是“囟門”,雖說這是一種迷信說法,但新生寶寶的囟門确實是極為脆弱的地方,最好不要随意去觸碰,下面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有關囟門的相關知識。一、新生兒“生命之門”...
2025-04-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