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經”。在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最明顯和最常見的,是出現在婆媳關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搖頭歎息的問題。如果婆婆不喜歡自己,該怎麼辦呢?
婆媳關系可以說是中國家庭内部人際關系中的一個傳統難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婆媳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關系,媳婦必須俯首聽命于婆母,沒有獨立、平等的人格尊嚴。“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是舊社會做媳婦艱難的生動寫照。同時,“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從而形成了一種婦女壓迫婦女的惡性循環。今天, 這種婦女壓迫婦女的不良傳統已被廣大的新一代女性所擯棄了。現代家庭中媳婦有獨立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婆媳關系已基本成了一種平等的人際關系;但是也應看到,即使在今天,相處融洽的婆媳關系也并不十分普遍。
做媳婦的,首先要尊重、關心婆婆。據有關方面調查,現在多數家庭是媳婦“執政”,因而在解決婆媳矛盾中, 媳婦負有首要的責任。做媳婦的要注意尊重、關心婆婆,遇事多和老人商量,盡量做到“經濟公開”,并定期或不定期地給婆婆一些零用錢。每逢時節,或婆婆生日,要記着給婆婆準備點禮物。平時媳婦給自己的母親送吃的 、用的,最好同時給婆婆準備一份。要照顧到老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經常做一些婆婆愛吃的食物,一家人同桌吃,要注意先把好菜給婆婆,不能隻顧自己的孩子和丈夫。要尊重、關心婆婆,還必須學會适應婆婆。婆婆大多習慣是從舊社會過來的,思想上、生活上、習慣上有時難免帶些舊的痕迹。媳婦思想較新,常常不易理解婆婆的習慣 ,故一些舉動,常會引起婆婆的反感,從而引起婆媳不合。在這種情況下,媳婦要注意控制自己,盡量照顧老人的性情和習慣。
隻要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就要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舉動适合老人心意。必要時,甚至迫使自己遷就老人的某些習慣 。等得到婆婆的歡心,再将老人的一部分舊習慣,用巧妙的辦法漸漸改變過來。這樣,婆婆就會慢慢消除隔膜,使關系和諧融洽。 在處理婆媳關系當中,兒子的作用很重要。婆婆有了煩惱,就找兒子訴說;媳婦受了委屈,要向丈夫傾吐。在這種情況下,做兒子的倘若隻聽一面詞,信一面理,偏袒一方,指責另一方,那就火上澆油,使矛盾加劇。做兒子的隻有一碗水端平,既不使母親感到失望,也不讓妻子有苦無處訴,才能緩解婆媳矛盾。比如:遇到婆婆數落媳婦的不是時,做為兒子要盡量替妻子承擔責任,緩和對方氣氛。若是遇到妻子訴苦,則宜向她多做解釋和安慰,要她看在夫妻情份上,原諒老人,使她消去怨氣。由兒子充當調解人,作好緩沖工作,婆媳矛盾才能日益好轉,家庭和睦才可能實現。
俗話說:“婆媳親,全家和”,所以作為女人,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應該好好相處,這樣才有助于家庭和睦團結。